【土壤】 土壤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五指山市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季集中,干湿季明显。植物种类多,生长茂密。生物循环旺盛,有机物质积累、分解迅速。母岩种类繁多,有花岗岩、砂岩、砂页岩、变质岩、安山岩、紫色砂岩、石灰岩等等。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岩石强烈风化,加速土壤的形成过程。
五指山市土壤就是在上述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发育形成的。由于土壤所存在的地形部位和地域不同,生物气候有显著的变化,水热状况也各异,因此,形成土壤种类也多。在海拔750米以上的山地,自然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或山地雨林。云雾较多,日照少,相对湿度大,土壤水热状况较稳定,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土壤中氧化铁、铝水化,土壤呈强酸性,土壤剖面黄色,形成黄壤。在黄壤以上山顶和山脊上,形成山地灌丛草甸土。海拔400~750米地带,自然植被为山地雨林,水热状况良好,土壤富铝化作用低于砖红壤,土壤红色,土壤呈强酸性反应,为赤红壤。海拔400米以下地带,是热带雨林、季雨林,水热变化差异大,高温多湿和干、湿明显,因此,土壤富铝化作用强,大量铁、铝胶体脱水积聚在深厚的土层中,使土壤变红色,呈酸性反应,为砖红壤。五指山市西部地区气候特别干旱,年平均雨量不足1000毫米,蒸发量大于降雨量1倍多,天然植被被破坏,现属灌丛草地,气温高,旱季长达6个月,形成明显的干热生物气候,土壤类型形成燥红土。由于五指山市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在同类土壤中,东部和西部分布的地形部位高低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土壤分布的上限,西部要比东部高100~200米。
土壤类型及其性状 土壤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各种不同成土因素的综合影响。五指山市自然条件变化复杂,在不同地域和地形部位上,具有不同的生物气候和水热状况,因此,形成多种土壤类型。计有土类11个,亚类23个,土属98个,土种28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