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工作法则 审案提速增效】2020年,松桃法院通过繁简分流、集中送达内挖潜力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外力,实现办案效率的整体提速增效,促进审判质效的发展。全年受理各类案件6410件(新收6334件,旧存76件),与2019年同期5869件相比,增加541件,上升9.22%;审(执)结各类案件6332件,与2019年同期5793件相比,增加539件, 结案数上升9.3%;未结案件78件,与2019年同期76件相比,增加2件,同比上升2.63%;结案率为98.78%,与2019年同期98. 71%相比,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调解率、撤诉率等审判质效指标保持良好运行态势。其中立案庭办理各类案件1282件,审结1274件,结案率为99.38%。“三室”优化服务。探索建立多元解纷调解前置程序,与县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对接,由司法局指派律师事务所律师、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案件调解和信访案件化解,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驻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律师工作室”,从源头上减少进入诉讼的案件数。创新将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前移至乡镇(街道)、县城处理矛盾纠纷,较多部门设立“诉调对接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的诉讼服务,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驻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和律师工作室完成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3件。其中(省市交办11件、县委政法委交办2件),11件当事人全部签订罢访协议承诺书,2件已逐级上报终结。诉讼服务窗口前移诉调对接中心调处案件1391件,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235件,共分流案件951起,成功化解951起,有效防控民转刑案件再发生。“为促进案件繁简有序,探索推行诉前、立案、审判3个流程相互衔接,制定“三层“漏斗式”过滤案件工作新机制。立案前,所有案件必须由诉调对接团队实行诉前首层过滤;立案后,由立案审查团队二层筛选、甄别,简案转入速裁团队及时速调速裁(如遇繁案直接移送送达团队送达),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由送达团队送达排期后移送民事审判庭、综合审判庭,实现对繁案的第三次分流,做到“普案细审、繁案精审”。2020年,立案庭通过这种模式完成院党组明确1年须完成民商事案件1300件或者与民事审判庭、综合审判庭案件量60%,调解率需达到90%以上的任务。三审快办增效。立案庭通过制定《案件分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制度,设立诉调对接团队,团队分为三个办案组,每个办案组实行“1+1”(1名员额法官、特邀调解员、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工作模式,诉前调解成功直接出具调解书或者进行司法确认。如调解不成,案件及时转立案审查团队立案后,移送速裁团队和送达团队快速化解纠纷。速裁团队分为两个办案组,每个办案组实行“1+1”(1名员额法官+1名书记员)速裁模式。送达团队配备1名员额法官、3名书记员(包括1名固定驾驶员)、警车1辆,实行送达速调、速裁工作模式,达到简案快审、快结目标,实现批量案件的高效处理和类案裁判的标准统一。2020年,诉调对接团队诉前调处案件471件,速裁团队诉中速裁案件362件,送达团队送达调解145件。(贺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