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营商环境优化】优化审批服务 2021年,海口国家高新区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比例从22%提升至60%,其中行政许可类的即办件比例从20%提升至70%。完成省级权限下放39项(含业务办理项83项),正在承接市级审批权限事项下放37项(含行政许可类事项26项,非行政许可类事项11项)。
持续深化极简审批改革 12月30日,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在海口观澜湖旅游园区推广适用“三园”特别极简审批。海口国家高新区推广应用“极简审批和企业服务平台1.0”,至年底,办理秒批办件177宗,服务园区企业76家。推行全程介入规划设计服务改革,服务园区建设项目70余个。出台《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临时用地行政审批改革实施方案》,将审批时限从约2个月压缩至1个工作日,共有17批次企业受益,直接节约成本425万元。持续探索“拿地即开工”,长安美安二期项目于12月3日完成土地摘牌,12月5日实现动工,完成新的实践案例。
提升投资促进服务工作 海口国家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谋划强链、补链的重大项目,锁定招商对象,主动登门招商。全年外出招商55批次,拜访企业200余家,分别赴成都、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多地开展招商活动;同时,建立线上招商引资平台,“4008518888”招商热线自2020年8月18日开通后至2021年,共接听来电2000余个,涉及高新技术、医药、医疗器械、互联网等企业。
推动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落实新药创制扶持政策。支持8个新药品种产业化,2个新药创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涉及扶持资金6500万元。其中,海南赛乐敏的核心产品单抗药物SM03注射液为全球创新生物药,进入三期临床,市场前景广阔。壮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规模。至2021年底,落地海南鑫开源新药创制公共服务平台、海孵医疗器械孵化平台、海南省药物研究与开发科技园等5个平台。云龙降解塑料生产研发平台项目、狮子岭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厂房项目、新药创制产业创新园四期项目开工建设;美安新药创制产业创新园二期、新总部经济区项目基本建成。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
污水处理设施方面:建有美安污水处理厂、狮子岭污水处理厂和云龙污水处理厂等相关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并对药谷等片区污水管网进行改造,联动市级污水处理厂。能源供应方面:推进大唐天然气发电项目,为园区企业提供冷热电三联供配套支持。人才住房配套方面:建成3288套人才房,美安南区邻里中心住宅楼启动装修,累计为63家企业提供573套人才房。教育及医疗配套方面:建成投入使用的学校有上海世外附属海口学校、海南枫叶国际学校、海南观澜湖双优学校等,形成幼小初高的教育配套体系;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和海南省人民医院观澜湖院区落地建设。
帮助企业争取自贸港政策红利
对接省市深改办、海口海关,深入企业做好自贸港政策落地调研。组织企业参加市委深改办关于政策落地座谈会,通过协调海口海关关税处到齐鲁制药、万特制药、鑫开源等企业现场调研,解决企业享受自贸港设备及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园区内的赞邦制药、齐鲁制药、省药物研究所3家企业成功享受自贸港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做好原辅料零关税清单动态调整的企业需求收集。收集到已投产企业48条和招商引资洽谈企业127条申请纳入原辅料零关税清单的需求,上报省市相关部门。
配合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对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设立海口市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打造海口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高新区分园,为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留办公场地。年内,物理空间装修、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建设、相关机构入驻等工作均有序推进。
落实企业秘书服务制度 6次动态调整印发《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秘书分工表》,为园区126家企业、161个项目配备58名管委会中层以上干部担任企业秘书,全方位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编制印发《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秘书服务规范化文件》,充分结合改革需求和企业诉求,探索优化“企业秘书”制度。在企业秘书的协调推动下,高新区为企业逐一解决园区道路、水渠、雨污水管道改造、燃气管道迁改等影响项目落地的“卡脖子”问题;协调解决71个在建项目审批服务、用水用电、生活排污等问题;解决交通难题,调整、新增一批途经园区企业的线路及站点。
发布园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融合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结合自贸港特色和省市要求,制定并发布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创新创业驱动”“园区政务优化”4个模块,设置11个一级指标及35个二级指标,依据事权归属和服务主体分为对内、对外两套指标,对园区营商环境自我诊断、摸排短板,并制定整改任务清单。同时,推进“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深入基层了解企业难点堵点,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提升建议并动态更新《海口国家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整改任务清单》。针对高新区事权范围内的整改任务,清单对责任部门、完成时限都做出明确规定;针对高新区事权范围外,需要与省市区相关部门协调的事项,也明确对接联系人以便及时与企业沟通反馈;高新区定期对整改任务清单的落实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梳理,确保各项涉企措施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