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松桃苗族自治县支行】2020年,发放再贷款10笔73950万元,同比增长21.34%,159家企业及合作社获得优惠利率贷款支持63244万元,1375户个体和农户获得优惠利率支持10706万元。同时,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引导辖内银行用好用足中央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9月末,全县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2923万元,同比增长121.13%,前三季度为企业贴息金额227万元;民贸民品贴息贷款7690万元,较2019年增加7120万元,为企业贴息金额86万元,较2019年增加77.68万元。用好普惠小微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新货币政策工具。1—11月,推动辖内法人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40614万元,惠及2190户普惠小微企业。按照应延尽延政策要求为企业办理贷款延期本息26136万元,惠及237户市场主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2020年,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2家法人机构释放信贷资金626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支持辖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动银行让利,减轻企业负担。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减费让利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辖金融机构推动让利7977.74万元,其中通过贷款利率下降让利6828.08万元,落实两项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让利1676.78万元,银行减少手续费18.88万元。
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支持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发展。制定《松桃苗族自治县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和《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方案》;牵头组织召开松桃县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推进会和工作调度会,推动政策联动。开展“金融助企、政策直达”专项行动。在政府网站和微松桃公众号普及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措施,宣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百名行长进企业专项行动走访企业145家,发放贷款111506万元。拓宽企业融资对接方式。向金融机构精准推送经由人行、发改等市场主管部门共同推选的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三类企业名单。1—11月,向金融机构推送998家普惠小微企业,510家获得贷款341569万元。因势利导开展信贷产品宣传。组织县内银行机构编制《松桃县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信贷产品手册》。全年向辖内998户企业分发信贷产品手册1000余册,在全县营造深厚的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氛围。
深化金融服务管理与创新,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支持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指导信用社创新开发“兴农村”信贷产品,加大对坝区农业产业、农村特色产业等信贷支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向130家企业发放贷款53711万元。指导松桃长征村镇银行针对农户创新开发“惠农贷”信贷产品,累计支持农户(或专业大户)2070户、金额24396万元。截至11月末,松桃县涉农贷款余额144.80亿元,同比增长8.55%。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余额93.03亿元,同比增长17.21%。加强金融管理,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组织完成执行人民银行管理规定及金融政策综合评价等评估工作,对评价靠后的两家金融机构进行约见谈话。加强央行评级成果运用,集中开展存款保险核查工作,采取重大事项报告、资产质量核查等金融管理措施,对辖内1家法人进行了约见谈话。建立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和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建立了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针对四大重点领域进行风险监测,重点关注房地产信贷投入情况,做好风险排查风险提示。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风险排查、防范和化解非法集资宣传。开展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再贷款使用管理现场核查,再贷款使用率100%,资金和用途合规;开展存款准备金管理现场检查,全辖未发生缴存不足或透支情况。
加强征信管理与服务工作。贯彻落实新冠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提供安全高效的征信服务,做好疫情期间相关群体的征信权益保护工作。全年对外提供企业信用报告522份、个人信用报告查询15254人次,全辖处理异议申请7笔。按照上级行信用体系建设要求,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县共创建信用乡镇17个、信用村413个、信用组3478个,信用乡镇占比60.71%。建档农户139164户,农户建档面100%;评定信用等级农户128293户,评级信用等级农户占比92.19%,授信总额达66.28亿元,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108.1亿元。持续加强征信市场监管,加大征信市场乱象治理力度。5月,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内一家企业非法从事征信业务活动开展市场清理整顿行动。配合县发改局等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失信惩戒工作。持续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地方金融环境,完成了2019年金融生态测评工作。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强化征信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征信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在全辖范围内落实征信信息安全情况报告制度,按季开展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自查自纠工作。提升征信宣传实效。利用“6·14”征信日和“3·15”“12·4”等重点节点卡在征信知识普及宣传,同时,在高平等学校开展中小学“童心筑梦”手抄报活动,深化征信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外汇管理与服务工作。组织召开外贸企业“银企对接”座谈会,摸清辖区内外贸企业受新冠疫情影响情况,做好服务和政策宣讲工作;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协调信用社使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89万元支持涉外企业贵州跃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支持保企稳岗。提升全辖外汇服务水平。截至11月,辖内外贸企业累计出口44.90万美元,出口收汇194.52万元。严厉查处打击网络炒汇等违法违规行为。9月,联合县公安局、市场监管、金融办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制止一起涉嫌外汇托管传销活动。
加强央行法治化建设和消保权益保护工作。贯彻落实“规范管理年”活动要求,推进支行对外履职程序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法治央行建设。推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贯彻落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大金融投诉分类标准运用,加强虚假违法金融广告治理和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监管,持续抓好金融宣传教育工作。做好防疫期间金融知识普及,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6月“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等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持续推动普惠金融建设。推进松桃金融知识宣传不断向农村地区和特殊群体延伸。深入中小学开展“争做小小金融家”征文活动,深化普惠金融长效建设。组织“蒲公英金融志愿者”开展“六进”形式金融知识宣传月、专题宣传等各类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利用微信、美篇等线上平台拓宽宣传层面,增加受众人群。2020年,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共计10次,覆盖人群2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
2020年,以现场和非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对县辖18家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风险等级评级,组织开展反洗钱培训2次,反洗线宣传3次,依照机构风险情况开展监管2次。联合各金融机构成立反假流动宣传队,促进反假知识进乡镇宣传常态化开展,加强与公安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严厉打击假币违法犯罪行为。全年上缴假币2698张254960元。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松桃自治县辖内助农取款“村村通”网点建设达1014个,分别安装ATM机、POS机214台和2419台,实现辖内村镇全覆盖,有效改善县域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前三季度助农取款服务点取款213.13万笔,金额25.3亿元;转账汇款69.02万笔,金额18.88亿元,查询19.01万笔;全辖POS机消费9.17万笔,金额1.57亿元。
推进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标准化,做好国库核算、查询、查复等基础工作,严守国库资金安全和业务系统运行安全两条底线。提升国库依法监管水平,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柜面监督,牢守“两条底线”,实现了“零事故、零风险、零案件”的工作目标。2020年共办理业务量21.42万笔,金额113.71亿元,其中预算支出业务39209笔,涉及资金76.77亿元。发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服务民生的作用。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取得实效,小微企业电子退税3881笔、金额1784.75万元。确保“两直达”特殊转移支付资金用到实处,严格按照资金用途审核及拨付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支出抗疫特别国债18789.58万元。
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优化人民币流通环境。持续加强纪念币发行监督检查,规范纪念币发行管理,严禁违规购买兑换纪念币。做好人民币整洁度抽检工作常态化,积极推动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鉴别及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文件,联合多部门开展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督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宣传活动,保障本年度新版人民币平稳发行。2020年,开展金融知识宣传12次,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张贴画展300多张,当场向群众解答识假问题500多条。
2020年,走访企业145家,推动开展2次政金企融资对接会,银行与企业达成13个融资意向合作协议,授信金额10.72亿元;发放再贷款10笔金额73950万元,同比增长21.34%;推动辖内法人机构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40614万元,让利金额573万元,惠及2190户普惠小微企业。同时按照应延尽延政策要求为企业办理贷款延期本息26136万元,让利金额957万元,惠及237户市场主体。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