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2021年,宁远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主动融入“五区两城”建设、“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全力建设现代化新宁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湖南省森林城市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荣誉,营商环境、财政管理、食品安全三项工作进入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名单,综合绩效考评居全市第一方阵,省市12个现场会在宁远召开。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淬炼。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召开27次县委常委会会议、开展14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对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健全政治建设考察、政治生态研判常态化机制,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推行干部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制,换届期间对213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全覆盖谈心谈话。强化政治责任。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所有县级领导全部联系到镇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联述联评联考推动构建大党建格局,“支部书记大比武”工作经验获时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宏森肯定并作出专门批示,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在全市作典型推介。强化政治巡察。实现本届任期内巡察全覆盖,做实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达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的效果。强化政治领导。支持和保障人大、政协依法履职尽责,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发挥工青妇科文侨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7件、政协提案67件,成功举办湘南三市六县八乡瑶族“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宁远县被确定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地区,县妇联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县科协获评科普中国信息传播优秀组织单位。
科学谋定长远发展蓝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8.3亿元,1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9个贫困村出列并巩固,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连续4年进入全省脱贫攻坚先进行列,连续5年进入全省全面小康先进行列。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展各类宣讲2000余场,打造宁远烈士公园等一批红色教育“五个一工程”,全县1587个基层党组织、1.1万名党员干部领办民生实事1.3万件,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召开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宁远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作出“五区两城”“四个着力”“五个建设”的工作部署,提出建设现代化新宁远的宏伟目标。完成县乡村换届。村(社区)换届: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5%,比上届提高38.9%,平均年龄42.6岁,比上届下降10.5岁,返乡优秀人员新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782人,其中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88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提拔重用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干部125名,选拔“五方面人员”12名;县“四大家”换届,组织提名候选人均高票或满票当选。
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
GDP实现252.08亿元,增长
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增幅均排全市第一;完成财政总收入24.12亿元,增长21.2%。主攻新型工业。大力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产业发展“百十亿”工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3家,新增省级“小巨人”企业1家,有效发明专利增长17%,成功创建高新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建成面积5850亩、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18家,电气机械及器材产业、轻纺制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43亿元、46亿元、42亿元。提升农业质效,大力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做大做强“农字号”“九嶷”系列品牌,新增蔬菜、柑橘、油茶规模种植基地10个,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出笼肉兔500万只、生猪90万头,粮食总产量33万吨,收购烤烟18.47万担(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推进文旅融合,九嶷山舜帝陵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通过省级初评,新增国家AAA、AAAA级旅游景区各1家,成功举办“大美永州”大穿越活动,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年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2.3%、23.7%,排全市第一。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片新天地。重点改革纵深推进。跻身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全省唯一)、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全省4个试点县之一),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承办全省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现场会、全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首证首贷”发放仪式。政府债务处于风险等级最低的相对安全地区,进入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前200名。组建湖南舜源发展集团,实现AA主体信用评级。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5个,合同引资373.4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0个、“三类500强”企业3家,引进投资100亿元的深远高端体育装备科技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天宇吉祥科技产业园、投资7.6亿元的浙商汽配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培育形成“诚信为本、以和为贵,天下舜德、德行天下”的舜商文化品牌。292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部落地,1165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发出全省首张“一业一照”营业执照,新增市场主体3832户,其中企业787家,增长10.6%。
全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全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8.52亿元,占比84.5%,21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疫情防控扎实有力。完成疫苗接种135万剂次,做到应接尽接,实现疫情防控“零输入、零感染、零报告”,连续24个月保持无新增本土病例。社会保障持续加力。城镇新增就业585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92人,新增学位7040个、床位575张、停车位1272个,新(改)建农村户厕1830户,新建摊位1587个,改造老旧小区28个,就业和社保基金专项整治工作在全省作典型推介,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54个,派出驻村工作队166个,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点2038个,改厕10.9万户,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9%、80%,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城乡品质不断提升。实施重点项目202个,完成投资134.17亿元,建成干线公路20千米、农村公路47千米、安防工程207千米,拟过境宁远并设站的永清广高铁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城区建成区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34.3万,城镇化率48.87%。全力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点长制、断面长制,投资6亿元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单位GDP能耗下降3.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5%,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森林覆盖率60.95%,九嶷河入选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二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跻身全省首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连续两年进入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紧盯“三坚决两确保”工作目标,扎实推动安全生产三年集中攻坚行动,森林防火工作在全省作典型推介;积极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灵活多样化解矛盾纠纷,全县政法“五老”调解各种社会矛盾425件,经验做法先后5次被《人民日报》等中央核心媒体和刊物推介。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永警利剑”专项行动,突出抓好道路交通、禁毒、防电诈“三项重点工作”,获全省法治政府创建示范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三车整治”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连年保持省平安县称号。
深化拓展从严管党治党。持续推进政治建设考察、政治生态研判、政治巡察,认真落实省委“1+5”文件精神,制定落实正风减负提能“十条措施”,大力推行“三个一”工作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做法被省委组织部向中组部推介。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我县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全部整改销号。创新开展专项整治“雷霆”行动,统筹推进社保基金、金融领域、营商环境、“洞庭清波”“清廉医保”等专项整治,共问责单位115个次、人员150人次,立案82件,处分79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一类县。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重点案件交叉评查工作在全市作典型发言。
(徐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