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 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15年,是一所以招收智障儿童为主,兼收听障、脑瘫、孤独症、多重障碍等类型的九年一贯制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在编在岗教职工32人(其中特教专业教师23人),在籍学生790人,办学规模位列全市县级特校第一,在籍学生全省同类特校第一。学校配备传统感统室、多媒体感统室、运动康复室、律动教室、听力检测室、心理咨询室、个训室等功能室。学校坚持“建阳光校园、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的办学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后发赶超,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获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特殊教育抗疫先进单位、优秀少先队大队集体,宁远县特殊教育先进单位、随班就读先进单位、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助残先进单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秀组织奖等20余项集体荣誉。学校送教上门和融合教育工作被省、市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教师队伍建设做法在湖南省特殊教育年会上作典型发言,教育扶贫工作被湖南省扶贫办作为典型经验推介。
校坚持特殊学校办特色教育。在全面开设国家一般性课程的同时,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开设面点制作、串珠工艺、手工皂制作、舞蹈、绘画、书法、国学经典等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生活问题需要开设“一日时光”生活课程,在一天中设置“报到时光”“自主时光”“计划时光”“学科时光”“运动时光”“诵读时光”“总结时光”“家校时光”等,这些课程设置让特殊学生实现最大程度的缺陷补偿。学校还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展示活动,以“一课一案”方式,让每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准备一篇教案,进行集体备课,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从实际出发,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展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工作,发挥辐射示范作用。每周选派特殊教育教师到普校进行巡回指导,解决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解决送教人多面广的问题,学校采取“特教+普教”的送教方式开展送教服务。在送教过程中,特校教师负责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普校教师负责根据计划实施教学。这种普特结合方式让全县的残障儿童入学基本得到合理教育安置。2021年,宁远县6—16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人数1096人,在籍学生1088人,延缓入学8人(在康复机构或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99.2%,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入学“零拒绝”。2021年,宁远县特殊教育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格局。为提升普通学校教师特殊教育理论水平和融合教育专业能力,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每学期定期开展融合教育师资培训,先后邀请江西豫章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特教专业教授到宁远县开展融合教育专题讲座。为促进融合教育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提升教科研能力,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融合教育课堂竞赛、融合教育专题演讲比赛、融合教育实践经验分享大赛等活动,加强校际交流,推广融合教育工作成果及经验。
学校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致力于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一日时光”课程改革顺利开展,助残日文艺演出活动触动人心,“大摸底”家访活动覆盖每一位学生家庭,“师生运动会”展现残疾学生生命的坚毅。在全年省市论文评选活动中,学校有30多篇论文获奖;在第十二届湖南省少儿才艺大赛中,教师雷琦指导学生曾繁忠表演的独舞《济公》获金奖;皇甫茝、郑玲婷2位教师参加永州市课堂教学暨思政课竞赛分获一、二等奖;教师何琳被湖南省特殊教育学会评为特殊教育先进个人;学校申报的省级课题顺利立项。
(何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