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推动产业大突破新发展
打造“大突破”“新发展”“新升级”的美兰复合型产业战略。加快培育五大现代国际产业集群,建立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体系,以临空产业为主导,改造壮大美兰传统优势产业与导入培育特色新兴产业并重,全力打造美兰“空港新城”“核心商圈”“卓越水岸”,实现产业突破及产业“本土化”创新,全面深化国际化智慧化融合化创新改革,以产业优势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承载区的重要城区”以及“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
第一节 推动支撑产业大突破
大力发展“大航服”“大金融”,打造美兰产业两大支柱,推动打造“空港门户”,实现产业强区。
一、发展“大航服”
夯实临空“大航服”基础。承接第七航权试点及海南自贸港开放的航空运输政策,加强航空运输基本功能,率先打造“航空服务保障集群”。打通全市乃至全省的交通通道,以空港物流为中心的陆地、水路等大型运输方式相结合,融入海南自贸港的航空网络中,优先提升综合空港物流服务能力,做好航空“人”“货”运输网络布局。
1.打造临空“大物流”全产业链。坚守海南自贸港航运市场大份额的优势地位,打造海南自贸港“空中通道”领头羊,进一步形成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航空货运大通关信息处理等基础产业,发展国际中转商务旅游、物流贸易等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现代化空港物流,全面参与全球航空市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打造以自贸港为核心、联动粤港澳、成渝地区的“一体化物流通关中心”。
2.优化空港交通服务体系。优化空港建设,加快机场二期投入使用,加快美兰机场三期建设,加密国际航空运输网络,打造以空港运输为引领,贯通高速路运输、高铁、海运,优化机场与各类运输方式联通的道路规划,建设机场专用国际贸易货流通道,形成密集型交通运输网络。
3.创建临空“大物流”园区。以临空产业提升空港物流国际化、智慧化、专业化水平,以空港物流为核心推动临空物流全产业链发展,集聚中国物流海南区域总部项目、圆通速递海南区域总部及航空枢纽基地项目、顺丰海南国际生鲜港项目、物流海南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国际生态智慧物流港等项目,全江东新区建设为“国际智慧物流产业园区”,打造多式联运综合贸易美兰物流通道。
创新升级临空“大航服”产业。推动“一站式”国际飞机租赁中心、飞机维修基地、公务机固定运营基地等新产业,聚集并创新升级航食加工、航空维修、改装、租赁、培训、展示、娱乐等“航服”基础性产业,培育上下游企业集群,形成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临空园区经济体系,全方位推动“航空服务产业集群”及“服务贸易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一站式航空产业园区”。
1.新航食加工服务保障产业。以空港货物综合运输、临空食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贸易等临空物流为引领,加快推进江东航食加工产业,引入国内外航食加工企业入驻,以建设江东智慧航食加工配送中心为主导,全区集聚航食加工原料供应基地、食品鲜切加工基地、航食原料及产品进出口交易中心、展示平台、航食产品研发中心等项目,将航食加工技术导入铁路、航运、客运等交通运输食品供应链,提升全自贸港交通运输保障服务质量,以航食产业辐射带动全区热带高效农业、餐饮服务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发展,全区打造海南自贸港航食加工保障城区。
2.新型智慧航空工业。以建设航空维修、飞机拆解、改装等三大产业基地为核心,建设飞机拆解车间、综合办公楼航材库房、国内外飞机维护基地、飞机维修车间、飞机喷漆车间和停机坪等项目,创新发展飞机部件设计、改装研发和附件维修等业态。以定制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新型临空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航空器械、原材料、设备、飞机整体等航空资产,发展智慧化航空器材交易、回收再生利用、飞机租赁、航空会展业等平台,以线上大数据应用将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航空全产业链工业园区,提升智慧航空服务保障水平。
3.新型公务机产业。升级建设美兰机场二期公务机专区,以公务机运营商合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加注保税航油”政策红利,融合航空维修、包机、托管等服务,全面引入FBO、MRO等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打造江东公务机产业集群及国际运营企业总部基地。
4.新型航空培训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航空服务、飞机维修、飞行驾照培训、无人机驾驶培训等专业培训机构,深入推进航空科技专业培训产业,延伸至发展航空技术、航空信息技术、航空产品、航空智能制造技术等航空专业科技领域的江东航空人才团队孵化项目,带动航空专业系统性研发、科普、研学、展示等多领域业态,全江东探索打造以航空科技为主题的培训科研基地、航空会展中心、航空科普乐园、航空产品交易平台等航空专业科技服务保障全产业链园区,全力构筑航空科技服务保障项目,助力推动“农旅文体产业集群”国际文体教育板块。
二、建设“大金融”
以离岸金融为核心,以航空新金融为基础,全面铺开多元化智慧化国际化新金融模块建设,加快发展临空要素流动,同步发展大英山金融集聚区,打造“现代金融产业集群”。
建设江东国际新金融产业。
1.离岸金融中心。配合省市探索人民币结算中心,建立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江东试点,打造江东离岸金融中心,坚守“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要求及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探索建设区域性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体系、离岸金融监管方案、国内外金融功能性机构群落、离岸金融服务产品等一系列离岸金融举措,加快推动跨境投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资金管理平台建设、江东跨境贸易发展,形成区域性试验性离岸金融市场。
2.航空新金融中心。以江东飞机租赁及二手航材交易发展为引领,引入国内外飞机租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航空金融市场,吸引及培育SPV公司,同步在海南自贸港率先推进航空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打造航空租赁资产及二手航材证券化平台,以临空基金、债券、信托等业态创新临空资金融资渠道,夯实临空离岸金融基础,建立海南自贸港特色临空金融市场。
3.新领域交易金融中心。鼓励金融机构在江东新区率先探索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多领域的新金融产品,创新打造新领域交易金融中心,推动“现代金融产业集群”的数字金融板块发展,借鉴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平台发展经验,发展江东贵金属交易中心、区块链金融中心、数字货币金融中心、科技金融中心、黄金金融中心、旅游消费金融中心、农业金融中心、能源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电影金融中心等多元化新金融项目。
4.智慧新金融中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大航空离岸租赁与离岸金融深度融合,建立起航空境外融资试点,推动建立金融对外开放基础平台。构建大数据、区块链的临空智慧化金融交易平台,增强融资便利化自由化。融入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智慧系统平台,形成“一站式”金融服务业务,优化资金流动检测和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国际化金融科技服务企业聚集区。
建设江东要素市场。借鉴海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建设经验,以江东新区的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辐射发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品牌要素交易所、酒店时权交易所、碳排放交易所、农产品(莲雾、蜜柚、槟榔、沉香等海南特色农产品)交易所等江东试点建设,加快推动“现代金融产业集群”。
1.品牌产品要素交易所。品牌要素交易所、美兰特色农产品交易所将提供临空进出口品牌产品、莲雾、蜜柚等美兰特色农产品有关的资讯信息、投融资、招投标、现货电子交易、支付结算、仓储物流配送等一条龙服务,打造成为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综合型平台。
2.酒店时权交易所。充分利用全海南自贸港现代旅游业的优势,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利用分时度假模式,统筹酒店客房使用权交易以及交换行为,形成酒店时权交易的一系列投融资网络体系,高效利用整合闲置、空置房地产资源。
3.旅游消费金融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及信息化技术,与大型电商平台、商贸金融平台及银行线上系统平台合作,建设多语言识别系统的智慧旅游消费平台,与省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设置全区旅游消费积分优惠政策为主导的旅游消费要素消费券、消费信贷、旅游消费项目融资、电商金融等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的美兰特色旅游消费系列金融产品,开展市民免税购物消费活动,率先探索打造海南自贸港旅游消费金融产品体系。
建设大英山片区旅游消费新金融市场。以打造江东“大金融”为重点,加快国际旅游消费要素流通,优化大英山片区金融布局,打造“大英山金融集聚区”,与江东临空智慧新金融片区共同作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融合智慧金融平台建设,发展新金融总部经济、数字货币金融中心、数字货币试点项目,率先形成投融资和跨境财富管理的美兰金融桥头堡。推动传统国兴CBD转型升级,着力引导企业开展资本市场运作,充分利用数据谷等楼宇原有商务办公、商贸、高端住宅、行政办公等配套设施,同步于临空智慧新金融发展,构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集聚的大英山金融集聚区,打造“江东+大英山”旅游消费金融格局。
第二节 推动特色产业新发展
以“新消费”“新科技”“新商展”“新生态”,精准定位美兰四大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经济创新驱动,强化美兰产业创新承载功能。
一、壮大“新消费”
以江东免税新消费为核心,联动发展航材消费、航食加工消费、临空智慧城市新兴旅游体验消费、江东生态消费、江东国际商务会展消费、江东特色农产品消费等江东特色新兴消费业态。重点发展免税经济全产业链,做大临空智慧免税购物经济,以免税购物为主导,联动发展品牌加工、高端品牌要素交易、智慧物流等全产业链免税经济,导入上下游企业集群。以智慧化模式壮大免税零售业,将空港免税购物作为核心试点,导入VR、AR及AI高新技术,建立智慧化体验免税购物中心,带动发展临空商贸加工、展销、国际物流配送、智能交易平台等精细化业态,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缩减中间商环节,形成区域内完整供应链,全力推动“国际免税旅游消费集群”建设,率先打造“海南自贸港免税消费品国际集散中心”。
免税购物旅游消费。重点推进美兰机场二期免税商业区建设项目,争取“邮寄送达”“本岛居民离岛提取”等离岛免税措施尽快落地,优化离境退税服务网点布局,增设退税商店、岛民日用消费品免税店,扩大离境退税口岸范围,争取率先在美兰免税商业区试点,突破免税经营主体、岛内居民在岛消费等免税经营及消费方式。
旅游消费总部经济。吸引旅游服务业、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消费品牌、旅游消费物流、商业贸易、电商企业总部及区域总部入驻,鼓励在美兰时尚展示商圈设立国内外高端品牌首发店、旗舰店,加强总部经济招商,推动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中心、中国物流海南区域总部项目、江东跨境电商总部项目落地,壮大江东新区国际影响力。
智慧楼宇经济。转型升级大英山金融集聚区商务办公区,重点发展集物业运营、企业协作、商家供求、个人社交为一体的智慧楼宇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服务管理内容和应用场景服务。鼓励单一企业总部、大型集体企业,同类产业、技术类型的上下游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利用智慧楼宇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垂直全产业链经济”。
二、发展“新科技”
以江东临空高新产业发展为核心,辐射带动江东乃至全区的农业、旅游、服务业、教育、医疗等各行业领域创新智慧化大数据应用,将海口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临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一是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江东新区,建设“江东保税加工区”,重点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开发和运用,推动高端制造业集聚效应,争取推动数字货币发行和运用江东试点建设。聚焦航空大数据应用创新,建立集航空物流、服务、食品加工、免税购物为一体的智慧航空管家平台;利用航空通信、导航、监控、自动控制、传感系统等智能应用技术,探索智能无人驾驶技术;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打造国家级5G+应用标杆示范区。二是探索建设江东保税加工区,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集聚“高附加值、高关税、空运、高科技含量、环保无污染”产业,打造全球珠宝集散中心项目、高端制造集聚区(临空精密加工中心)、消费精品加工集聚区(临空综合加工产业园)。三是推动江东汽车产业高新技术发展,导入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相关科技企业及研究机构落户临空经济区,江东试点探索海南自贸港首家区域性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服务基地建设,联动优化升级江东琼山大道汽车销售市场及机场租车小街,通过引入新能源智能汽车门店大力发展新型新能源“智能”汽车销售业,同步开发创新型智慧汽车共享服务数字化平台,推进江东率先形成融合智能网联、新能源总部经济、新型汽车商贸、数字化运输服务等新型汽车产业服务区。四是将航空服务系统与免税消费智慧平台相融合,形成大数据、区块链的航服商贸服务智能平台,将消费者吃、住、行、游等消费行为深度分析,提供针对单体消费需求的精细化服务,对接大型商贸平台,建立统筹消费积分模式,全区开展积分优惠消费活动。
三、创建“新商展”
围绕江东建设展示综合体。建设江东国际大会展中心,辐射发展美兰全区,结合特色都市、乡村生态风貌,分片区布局滨江滨海现代商贸、四镇热带高效农业的实体产业,依托江东新区建设展示窗口,大力培育“农旅文体产业集群”的“现代会展产业系列项目”,将美兰区打造成为“大会展”城区。以航空主题展示为基础,打造“航空新商展”,汇集航材、航空科技、航空产品等全方位航空领域展示、专业国际会议交流、航空产品路演、信息首发等国际航空会展中心;发展“免税新商展”,以临空免税产业为核心,推动集购物消费、展览、会议、智慧体验、商务会展酒店、康养医疗、特色餐饮、艺术馆为一体的江东展示服务综合体建设;强化江东农业展示服务功能,以江东特色多点式“国家乡村公园”建设,力争升级打造成为世界农业公园,发展江东“农业新商展”,以海南自贸港特色农业展示为重点,联合国内外优质农业企业,融合智慧农业工厂、生态循环农业等新兴业态,打造集国际农业品牌产品展销平台、全球农业信息新兴技术展示平台、海南自贸港农耕文化展示窗口、农业科研基地、农业科普主题乐园等项目为一体的江东农业新商展世界级窗口。
四、培育“新生态”
结合江东新区生态理念,以江东生态经济产业为引领,形成美兰特色生态经济新兴产业。探索建立江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立体防控智慧生态治理体系,利用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产业融合模式,打造由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生态加工业组成的江东生态环保产业体系。一是发展智慧生态工厂农业。以江东智慧都市农业工厂为载体,利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智慧农业技术与微生物培育技术、土壤有机肥改良技术、生态循环技术等农业技术相融合,发展生态循环模式下的湿地农业、林下经济以及智慧工厂农业。利用江东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及特色农业基础,形成农、林、牧、副、渔多模块生态链循环试点,形成“湿地生态+林下生态+工厂(室内或大棚)生态”的新型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二是发展生态展示旅游业。突出生态循环农业的休闲展示及服务功能,以江东新型循环农业的生态系统作为展示载体,区内建立覆盖室内外的生活垃圾再生利用系统,建设特色环保材料民宿以及生态再生资源产品商业街,发展以生态科普、研学、体验式种养等生态休闲农旅产业,延伸发展特色生态有机餐饮、生态民宿等旅游服务产业;以大致坡矿坑生态修复为创新载体,在生态修复基础上充分利用独特地形地貌及自然景观,建设生态矿坑公园、矿坑主题乐园、酒店等生态创意系列项目,打造特色主题生态旅游区。三是发展生态静脉加工业。将临空产业园区同步升级建设为静脉加工园区,充分利用江东空港废弃物,其中航空改装、维修、拆卸产业的废弃材料,导入静脉技术生产线,进行资源再生利用,生产出汽车制造等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及再生产品。将临空产业与生态循环产业相结合,形成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共生的临空内部循环系统。
第三节 推动优势产业新升级
将旅游、商贸、农业等美兰传统优势产业改旧育新,以临空为引领突破传统,结合美兰实际推动特色化国际化现代化智慧化共享化“新升级”,发展新兴旅游、国际现代商贸、热带高效农业。
一、优势旅游“新升级”
打造“乡村红树林生态休闲农旅消费带”“东海岸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带”“南渡江滨江商务休闲旅游带”等三大新兴旅游带,大力发展“水上美兰”系列项目,打造美兰“卓越水岸”。
(一)乡村红树林生态休闲农旅消费带
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文旅产业。充分利用美兰优势生态资源及特色产业基础,紧抓乡村振兴发展趋势,促进健康产业、热带高效农业、休闲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利用“绿色氧吧”红树林、湿地滩涂、水文资源、滨江滨海环境资源等优质康养资源,以及莲雾、蜜柚、生蚝、花卉、罗非鱼等生态健康农产品,以生态大健康为主题,发展古村民宿、休闲度假、琼剧文化游、传统民俗体验游等现代文旅业态。导入全省热带南药资源及博鳌乐城国际健康医疗产业资源,打造江东“乡村公园”系列项目,结合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建设环东寨港旅游公路工程,形成集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为一体的美兰生态农文旅休闲产业。
打造美兰特色湾区休闲旅游消费品牌。发展海甸休闲湾商务旅文体、东寨三江湾红树林休闲农文旅,“两湾区”因地制宜,根据资源及产业基础差异化,形成美兰城乡对应的港湾旅游消费经济体系,全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化产业集群中的“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产业”“国际文体教育”系列项目,建设特色生态研学服务及文体产业等产业细分板块。“海甸休闲湾”商务旅文体。大力发展“一溪两岸”,即海甸溪北岸(海甸城—西西里)及海甸溪南岸(骑楼—钟楼),以大英山金融集聚区、海甸商圈、骑楼休闲消费区为主导,创新开发商务休闲旅游消费系列项目。以世纪大桥作为纽带,同步导入海口湾(新港—秀英港)的滨海商务金融、体育、文艺、商贸等产业的消费市场,融合海甸岛“吃住行”基础设施及产业优势,形成海甸岛“后花园经济”。充分利用港湾独特区位优势,集聚美兰商圈及海口主城区滨海商圈资源,加强配合省市建设东部高端商务体育旅游聚集区,打造都市港湾商务旅文体展示窗口。海上森林湾区休闲农文旅。在东寨港至三江湾的红树林湾区内,充分利用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三江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升级打造海口红树林5A级乡村旅游风景区项目,带动江东新区十四座乡村主题公园建设,建立生态与发展共生共赢模式,融合演丰、三江的特色精品农旅、生态循环农旅产业,以及渔家风情、热带海洋文化、海底古村遗址、宗祠文化等历史人文遗迹,打响“海上森林”品牌,打造品牌系列智慧观光体验项目,以农文旅融合方式转型升级东寨港、三江红树林生态产业,建设“大美”海上森林湾区。
打造乡村红树林生态休闲农旅路线。发展红树林及火山康养型农旅产业,开发东寨港红树林、凤潭十美乡村、丁荣鹤舞九湖等乡村生态休闲农旅路线,充分利用红树林海上森林自然景观、特色热带农业景观、古村落历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农旅资源,建成美兰乡村特色化精品化生态化的农旅系列产品。
(二)东海岸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带
国际滨海休闲旅游。结合海口湾畅通工程建设成果,推进码头及水岸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市级海上观光旅游项目,彰显海口水岸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以东海岸国际游艇旅游为主导,推进新埠岛—国际游艇会游艇产业项目及新埠岛三联水岸渔乡项目建设,规划设置环岛水上观光线路以及连接海口核心滨水区的市级海上观光体验线路,促进游艇业、特色渔家文化、特色餐饮业对外开放,推进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导入江东临空消费人流,打造东海岸酒店群、高档别墅区、配套商业、特色餐饮业、娱乐服务设施组成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消费新平台。
美兰特色休闲体育旅游。以江东新区体育旅游主题乐园、演丰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东海岸沙滩运动中心等项目为引领,发展符合美兰实际的江东智慧休闲体育旅游、田园体育休闲创意旅游、东海岸商务体育休闲旅游等特色休闲体育旅游,服务海口市建设综合型体育旅游目的地。
(三)南渡江滨江商务休闲旅游带
滨江商务会展休闲旅游。以南渡江自然滨江景观和“一江两岸”金融商务服务市场的需求,着力打造都市滨江商务会展游,重点发展高端商务酒店、产权式酒店、会展、金融商务办公、休闲度假商住社区、滨江观光游艇夜游等项目,通过推进“国际生态旅文体展示集群”的会展休闲旅游板块建设,建成国际商务会展旅游消费中心区。
发展全产业链商旅业。以临空免税购物消费为主导,带动购物消费区域及其周边“吃住行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并导入时尚品牌消费商业节庆的高端消费市场,融入康养主题共享休闲旅游、国际会展业、奢侈品加工、艺术文化产业、设计服务产业等多业态链式发展,打造“海甸湾区滨海商旅休闲带”。同步打造“一江两岸生态休闲体验带”,充分利用南渡江生态景观资源及修复成果,规划两岸园艺设计及夜景展示带,联动发展夜间消费商旅产业,导入周边国际品牌盛宴、特色本土餐饮、琼剧夜剧场等消费活动,开发南渡江夜游项目,形成美兰商旅展示窗口。
二、优势商贸 “新升级”
以临空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壮大商贸新业态及构建全产业链的方式转型传统商贸业。
(一)布局现代化国际化商圈
紧抓临空经济发展机遇,以承载国际中转商务旅游、物流贸易以及免税商贸的江东新区为引领,辐射带动老城区发展。充分发挥免税优势,聚集国际要素资源,形成海南自贸港时尚多元化品牌展示商圈,加大本土原创、时尚潮牌、轻奢品、高端奢侈品等品牌招商力度,集聚海南自贸港国际时尚品牌展示、交流、新品首发、高端时尚盛宴、品牌购物节等品牌消费活动,打造“新老城区”全球时尚前沿消费区。利用江东新区及老城区商圈(海秀东路商圈、蓝天路商圈、海府路商圈、海甸岛等老城区商圈)的差异化街道风貌、城区特色及消费需求,打造江东创意先锋时尚设计风情街和老城区经典时尚商圈,承载常态化的特色创意系列展示功能,吸纳多元化品牌旗舰店入驻。以建设海口湾啤酒街、天汇老码头风情街、海航精品步行街、桫椤湾步行街等四大“夜游美兰”步行街系列项目打造美兰新兴夜游商圈,引领本土特色夜市风情,通过景观亮化工程打造多元化主题灯光街景秀,充分融合本土特色夜宵美食、沉浸式数字灯光秀、消费购物、商务休闲旅游等业态点亮海南特色夜生活。
(二)国际化现代化服务贸易
以国际化现代化总部经济、智慧旅游消费物流、专业咨询类服务贸易产业、综合型现代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为抓手,优质高效服务保障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功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会展产业”“国际服务贸易”“现代智慧物流产业”,重点打造“服务贸易产业集群”“农旅文体产业集群”。
国际化现代化总部经济。以江东免税总部经济及航空产业总部为引领,加大力度推进新金融、物流、农业、服务贸易、旅游消费、智慧科技等各类产业总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总部研发、投融资、运营等优势力量,加大江东总部经济驱动力。集聚国内外航空维修、飞机拆解、改装企业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航空团队工作室等航空核心产业总部,融合临空国际品牌区域总部、旗舰店、首发店、品牌核心团队工作室等品牌总部,鼓励航空、物流、贸易、现代旅游服务、热带农业等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功能型总部机构、核心技术工作室等多元化类型总部入驻,形成江东国际“大总部”基地,联动发展楼宇经济、高端商务会展会议、智慧商务系统平台、商务酒店集群等服务保障产业,同步建设大英山总部经济带为江东金融发展辅助,吸纳金融以及专业咨询机构的区域总部机构及在华总代理机构,服务保障江东各类总部企业及机构。
智慧服务贸易物流。以海口临空经济区为试点,发挥江东空港物流优势,立足中国物流海南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国际生态智慧物流港等智慧化项目,形成综合海关服务、联检服务、冷链仓储、高标仓储、特色旅游消费产品加工、旅游消费金融服务、旅游消费产业基金等全产业链物流服务模式,全区构建现代智慧物流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国际智慧旅游消费物流项目,全方位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产业集群”的“美兰大物流全产业链”,发展智慧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加快推进乡村农产品简易加工的短链定制物流服务,全区加快发展成为国际旅游消费智慧物流试验区,打造四小时、八小时航空货运服务圈,打造24小时全球可达的航空货运服务体系。
专业咨询类服务贸易产业。以海口临空经济区及大英山金融集聚区为试点,以发展“跨境专业类服务贸易”大力推动“服务贸易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引进符合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各类专业技术咨询及设计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智库、高等教育院校、设计机构、技术交易单位等机构合作,配套服务于临空大宗商品服务交易、国际化营商环境、国际贸易、新金融、产业工程设计,建设衔接对外规则的线上线下专业咨询及设计平台,打造专业技术咨询及设计中心,服务建设于“海南国际设计岛”。
综合型现代服务贸易。以江东空港物流为基础,大力发展大致坡、灵山晋文等区域的综合型物流服务贸易。以生态健康产品消费服务贸易为主导,融合现代中转物流、绿色加工产业链、批发展销等产业为一体,打造大致坡及灵山晋文两大综合型服务贸易园区,构建美兰综合型产业集群。与江东空港连接,形成高效便捷的国际“大物流商贸网络”,助力打造西部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国际旅游消费会展。以全球旅游消费展示中心建设为发展重点,着力建设临空会展综合体、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中心、国际免税城、临空特色消费空间等项目。充分利用免税购物消费活动,引进和培育国际化品牌展会及国际竞争力会展领军企业,重点推动热带农产品、科技产品、国际时尚品牌产品等产品首秀,以美兰特色产业为主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览。
(三)发展智慧商贸
以江东智慧化体验免税购物模式为核心,充分利用AR/VR“一站式试穿体验+社交购物”模式及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在海南自贸港时尚品牌展示商圈打造大型线上时尚推广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以美兰区新安社区为试点,创建智慧新型零售业,发展社区无人超市,并与大型线上零售企业合作打造社区商贸智慧平台,推动定制化订单配送服务,线上完成生产生活所有消费活动。
三、优势农业“新升级”
推动美兰传统农业向智慧化服务化展示化转型升级,打造以智慧全产业链农业为核心的现代热带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向智慧化集约化展示化农业转型。建立江东都市型智慧农业工厂,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5G等智慧化方式,通过自控温室、连栋温室、半工厂化水产育苗、无土栽培等新型农业技术建立起大棚、楼宇种养农业生产流水线,增强产业附加值及都市农业供给功能,以集约化土地利用及专业化技术打造新型现代热带高效农业。打造江东全球热带农业展示中心,以实体农业展示方式,引入国内外优质农业工厂入驻进行生产经营过程化展示,形成国际农业博览区。生产型农业向综合服务型农业转型。构筑起综合供应服务功能,以保障江东航空食品的原料供应为出发点,辐射全区的市民餐桌供应服务,在灵山镇打造海南自贸港城市集配中心,建立全新供应服务体系,利用冷链物流配送、线上会员订单制以及智慧化平台,打造田间地头鲜切及净菜加工的“中央厨房”,增强城区蔬菜粮食供应直销服务,形成种养、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单一业态型农业向生态融合型共享农业转型。融合江东“一区映两心、三水纳九脉”的生态总格局,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的江东农业生态大生物链格局,以种养殖基地的特色农产品为核心,构建各村小生物链片区,建立起生态循环农业工程系统。融入江东都市型智慧农业工厂,建立起大棚、楼宇农业内部循环试点,引入城市消费群体,建立会员制体验认养营销模式,形成生态共享都市农业乐园。
第四节 打造五大产业集群
加快落实美兰复合型产业战略,支撑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体系,全方位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打造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免税消费产业集群、航空服务产业集群、服务贸易产业集群、农旅文体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
现代金融产业集群。现代金融产业集群由江东新区新金融总部区与大英山金融集聚区等两大片区产业集群构成。以江东离岸金融中心为主导,以航空新金融中心为基础,江东率先探索人民币结算中心、区域性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体系、离岸金融监管方案。优化大英山金融产业布局,坚持与江东离岸金融中心双轮驱动,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格局。融合新领域交易金融中心、智慧新金融中心建设,发展新金融总部经济,打造投融资和跨境财富管理基地。
免税消费产业集群。免税消费产业集群由“新老城区”全球时尚前沿消费区构成,即江东新区全球旅游消费展示中心及老城区商圈(海秀东路商圈、蓝天路商圈、海府路商圈、海甸岛等四大街区组成老城区商圈)。大力发展免税经济全产业链,以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中心、国际免税城、临空特色消费空间等项目建设免税总部经济区,以免税购物为主导,联动发展品牌展销、高端品牌要素交易、智慧物流、休闲度假旅游等全产业链免税经济,导入上下游品牌企业集群。
航空服务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空港建设,在海南自贸港第七航权开放政策红利下,推动国家重要战略区服务保障,集聚航空运输、智慧航空工业、空港仓储、航空培训、航空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飞机融资租赁及二手航材交易产业,大力发展“一站式”国际飞机租赁中心、飞机维修基地、公务机固定运营基地,全面引入FBO、MRO等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国际化航空服务保障集群。
服务贸易产业集群。服务贸易集群由临空经济区及大英山金融集聚区构成。以江东物流贸易为主导,融合现代服务业、智慧物流产业、免税制造业等产业,集聚现代智慧物流、江东保税加工消费精品制造、珠宝产业及高端制造、国际设计服务、国际财务、法务、医疗、跨境电子商务等细分业态,建设临空大物流园区、江东免税制造区、大致坡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跨境电商体验综合体(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旅游消费业务专业咨询平台等系列项目,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农旅文体产业集群。全区建设综合型产业集群,融合文体教育产业、国际会展业、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产业,大力推动以“三带新旅游”康养为主题,优化生态、农业、旅游、文体、教育、会展等优质产业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研学旅行、离岸创业创新、文体交流、会展商贸、会展仓储、中医康养等细分业态,培育新商展城区、会展总部集聚区、品牌文体产业基地、生态特色文旅休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