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中心城区
以强化美兰的现代化国际化核心功能为重点任务,建设五大现代化国际化功能型平台,加快推进全方位、多领域美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品质,优化市政设施网络建设,深入推进江东与美兰区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从融入到融合的转变,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发挥好中心城区战略作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功能
打造美兰区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功能,衔接江东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美兰产业规划、现代化国际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借鉴国内外自贸港功能型平台建设成熟经验,以产业空间规划布局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功能,深入推进江东与美兰区一体化,以美兰空港为枢纽,发展更深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型平台,将全区打造成“五大自贸港功能型平台”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承载“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功能。
临空创新功能型平台。以临空经济区为核心辐射全区,发展构建江东航空运输产业及航空服务产业融合的临空全产业链,以发展航空服务产业集群为主导,积极承接“扩大第五航权,做好第七航权开放试点”的机遇,夯实临空产业核心基础,布局航空“人”“货”运输网络,汇集临空产业总部、资源,促进航空综合物流、飞机维修、临空要素流通、飞机融资租赁、航空总部经济、航空商贸等业态发展,打造临空创新功能。
现代金融商务功能型平台。推进“两岛”(海甸岛、新埠岛)、传统老城中央商务区(大英山CBD、海秀东路商圈、蓝天路商圈、海府路商圈)一体化建设,优化建设传统城区“商住行娱”金融商务配套服务设施,发展现代服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物流等金融配套产业,全方位配套服务于美兰新金融建设,助力打造大英山金融桥头堡,形成现代金融商务功能。
国际免税消费功能型平台。以美兰机场离岛免税商业区为中心向外延伸,聚集优质免税旅游消费资源,重点培育免税消费产业集群,集中布局高端旅游、品牌消费、会展会议等基础设施,加快市场要素流动,形成以临空产业为引领的多元复合型全球消费展示中心功能。
现代服务贸易功能型平台。以临空经济区及大英山金融集聚区为主导,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产业集群,助力发展离岸贸易、国际转口贸易、现代加工物流、国际商展、跨境电商、国际专业咨询平台等全球化业态,打造美兰对外开放格局,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建设。
国际旅游消费功能型平台。布局东海岸国际滨海休闲旅游消费经济带、南渡江滨江商务休闲旅游消费带、乡村红树林生态休闲农旅消费带等三大国际旅游消费带,“三带”联动开发多元化多层次旅游消费产品,承载城市消费旅游、商务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基础功能,联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文体、教育科创、会展等产业,形成旅游消费全链式发展模式,拓展国际旅游消费新空间,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功能。
第二节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更大力度推进美兰现代化国际化功能建设,突破城乡界限,结合美兰实际打造江东、城区、乡村的城乡“三大组团”一体化发展,助力三江、大致坡全镇融入城市发展新格局,以城乡全方位融合为基础实现现代化国际化新局面。
城乡民生事业改革一体化。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三江和大致坡为试点率先推动城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一体化,均衡发展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基层下沉,以5G、云计算、远程通信等技术支撑优化升级全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构建信息化支撑的城乡全覆盖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以社会办医方式推广远程医疗城乡全覆盖,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保障城乡劳动者同享平等就业权利。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区医疗、教育、基层治理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推行“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多元供给”的创新机制筹措社保基金,解决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资金问题,最大化缩小城乡待遇差距,到2025年,配合全市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公共服务保障一体化。配合省市,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供水城乡一体化规模化建设,扩大镇域供水工程覆盖范围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加快实施新一轮乡村电网改造升级,持续推进乡村燃气下乡“气代柴薪”工作,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推动城乡一体化“双千兆网络”建设,配合全市打造千兆城市。构建城乡一体化社区治理体系,助力省市形成农村网格化与城市社区网格信息化服务管理“一体化”推进格局,居家养老、心理健康、社区教育等社区服务城乡区域间平衡发展。
第三节
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品质
注重美兰特色风貌与智慧功能相融合,推动智慧化配套体系城市示范建设。
突出美兰城区特色。发挥美兰差异化融合特色,彰显城区内传统老城与创新江东、人文古村与时尚临空、休闲骑楼与商务大英山等片区的差异共存、和谐共生景观,注重滨江滨海相融的城市建筑风格与景观风貌。积极融合“三组团”城区格局,承接江东新区的智慧、创新、服务、生态等功能,加快推进临空经济、服务经济、生态经济的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城区智慧管理能力。对接智慧海南体系架构建设,着力完善智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五网”统筹协调建设,加快完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水电气路网智慧化改造升级,力争推进城乡一体化“双千兆网络”建设,率先争取江东“万兆光网”园区试点,探索构建江东智慧互联城市感知系统,打造江东信息通信开放试验区。积极探索建成政务、教育、卫生、民政、社保、交通、市场监管、智慧停车等智慧应用体系,率先融入省级和市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对接全省互联互通“一张网”,实现数据信息共建共享。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以城市“五化”先行为基础,持续推进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优化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美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清污排涝能力等工程项目,更新城市面貌,打造 “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美兰区城市更新任务清单,补齐城区发展短板,提升“美好新美兰”城市品质。
第四节 完善市政设施网络
以地下空间开发推动城市市政设施创新建设,加快完成路网建设,进一步推动美兰打造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体验城区。
完善交通路网建设。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推进城乡通道建设,重点实施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打通城市交通支路、区级“断头路”,完善小街小巷配套建设,促进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农村公路的协调发展,推进城市道路及地下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接。加大江东新区与主城区衔接力度,紧抓建设轨道交通、江东六大通道建设、机场路段延伸、区域级TOD综合枢纽等项目,构建“八横八纵”交通路网格局,形成结构完善、层次分明、快速便捷的路网体系。
地下空间城市网建设。以临空经济区为试点开发建设智慧地下城工程,综合地下交通、地下路网、地下商业综合体和地下智能停车场等,以物联网、大数据系统形成集约化空间规划设计。全区地下综合管廊、排污、蓄水排涝系统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地下管线布局设计。以统筹城市地下空间模型统一规划、协同设计、同步实施城市公共管线设施、地下交通设施、海绵城市设施以及地下城市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