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打造精细智能化
社会治理样板
打造精细智能社区治理样板,以建成海南自贸港 生活枢纽为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融入社会治理与发展各个环节,建设优质便捷高效“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工程,打造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的智慧城乡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第一节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建设美兰区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平台。扎实推进市(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江东社会治理为试点打造城区治理大数据系统,加大科技装备投入力度,实施智能化精准监管,全面提升态势感知、领导决策、警务执法、公共安全、便民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在省市城乡管理信息化工作基础上,整合形成美兰区社会综合治理智慧平台,实现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城乡管理平台互联互通“一张网”, 有机融合综治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指挥协调机构,增强美兰区管理综合统筹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广直播、微博等社会化共享治理模式,鼓励社会全面主动参与美兰共建共治。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引入现代社区管理方式及全方位智慧化手段,以委托专业第三方实施现代管理模式及智慧社区平台。全区大力推进社区业委会、议事堂建设,增加社会资金投入,全方位提升社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建设,打造平安社区智慧治理微细胞。完善居委会及业主委员会的管理制度,扩大社区自治权限,全面推进志愿服务组团,引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网格员等多方参与小区共治,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网格员等“四位一体”格局。
创新社区网格管理。以江东的基层社区为试点,编制及实施“江东社区网格化管理暂行办法”,深化改革网格员管理模式。一是建立智慧网格社区,对各类事件全痕迹电子化跟踪、全流程信息化查办等智能化管理,打造智慧网格指挥中心。二是规范网格员工作职责,将网格事务与居委会行政事务相分离,以企业效益提升网格员待遇及专业素养。三是建立系统平台考评与合作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将企业网格员绩效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的合作标准。
创新社区服务。配合省市建设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复制推广省级流水坡“大社区综合服务试点”成果,辐射建设塔光社区、下洋社区,以点带面加快提升全区社区软硬服务能力。打造江东智慧社区服务模式,建设社区无人超市、无人智慧药房、社区智能关怀救助服务平台等智慧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生鲜配送服务、家政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手机下单”社区服务事项,对接区级一体化政务平台,发布社区公告,提供一键报警、送医等服务。持续稳抓社区党建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营造军民融洽的社区氛围。
第二节
平安美兰法治现代化建设
加强法治政府治理能力。以智慧化助力法治美兰建设,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控、智能监测等技术建设法治美兰平台,实现与法治建设各部门互联互通,汇聚执法、守法、普法等方面数据。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保障区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 加强基层执法业务技术建设,建立美兰区综合执法、环保、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助力执法规范化建设,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完善公示、合法性审查、全过程记录等“三项制度”,有效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强化“三无”船舶整治,持续完善沿海治安管控和综合执法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近海、岸线、岛内三道防控圈有效管控。
创新智慧化市场监管。实施食品、药品、农产品等检验检测全过程智能化、无纸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数据溯源性和权威性。建立“假冒伪劣产品”黑名单。建设美兰区市场监管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市场主体与市场行为主要信息“一图可视”。 针对行业投诉和重点企业信息等开展大数据分析,对市场违法行为实行精准打击。针对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全过程,强化海南省食品药品市场溯源管理、主动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法治服务。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全力打造美兰区公共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配备社区法律顾问,提高村(居)调解水平,最大限度实现初期化解纠纷,推广法务前置经验,实现法务前置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夯实基层法治基础。以江东试点探索建立中小投资者综合保护机制,建立健全证券诉讼代表人制度,为中小投资人建立便捷、高效的绿色诉讼通道,完善外资投诉处理和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民商事纠纷解决的国际化程度。
第三节
社会风险防控现代化建设
助力建设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反破坏和反恐怖斗争,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配合海口建设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区从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城市安全监督管理、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城市安全应急救援等方面形成符合美兰实际的城区安全发展体系,制定美兰区安全发展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城区风险评估(行业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编制并实施城区安全发展规划,落实安全监管职责等工作。
完善公共安全防控机制。全面制定和落实美兰安全发展战略,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力推进综治中心、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信访制度,进一步拓展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信访纠纷化解渠道,畅通企业权益损害信访接访机制。提升智能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边海防反走私综合执法点、智能警务等建设。一是以江东新区为试点,建设智慧安全治理工程,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对接海南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总平台,及省、地两级雪亮工程共享交换平台和同级公安应用平台,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面覆盖到社区(村),全面整合现有视频资源,支撑起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二是落实社区、村级群防群治巡逻力量,整合全区网格巡查力量,以“一员一格”方式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巡查,常态长效开展路面巡逻、应急处理等,构建全覆盖的平安群防体系。三是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持续开展禁毒大会战,严厉打击涉赌涉黄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盗抢骗拐和涉生态领域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四是加快形成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度相适应的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和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能力和水平。
加强国际市场风险防控。推动全区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全覆盖,对接省市市场行政执法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与国际贸易、金融规则相对接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与法律、金融、贸易、财经、税务等方面领域国际事务处理团队合作,提前预警并有效应对海外投资、贸易摩擦、贸易救济等风险,鼓励和协助辖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合规风险识别与防控,加强日常涉外经营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与政府沟通协作机制。
健全生态监管防控。加强全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成立环境应急和事故调查中心。融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公众参与的奖励机制,形成环境监管全覆盖,完善环境执法机制,推行部门联合执法等方式,加大环保法治的力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保护基金推动奖励激励制度,形成全民守护的良好氛围。加强海岸带巡查监测管控,完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严防新增违法占用海岸带行为。
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体系。持续优化美兰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以加强传染病防控为重点优化美兰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扩大美兰区疾控中心建设,推动海南自贸港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平台和决策指挥系统,强化美兰区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控、监测与分析研判,落实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