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全覆盖”,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跟进做好项目事中绩效跟踪,事后组织预算单位进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并选取了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9个专项资金项目和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涉及金额6367万元,同时通过设置标准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部门职能职责、业务量、资金量等不同特点,采用“分批次、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的方式,对全区54家单位分两批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效增强了资金主管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的支出责任意识和支出效率意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加强财政监督,督促规范各项财政工作。抽取辖区22个村(居)委会开展农村集体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社区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工作,并指导督促完成整改;开展2021年财政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对区本级所有预算部门2021年预算、2020年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覆盖率100%,持续加大部门预决算公开信息工作的指导力度,确保各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规范,规范化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的形式、路径、渠道、详细程度等,便于社会公众查阅监督。三是开展公共工程项目跟踪监督工作。切实履行行业监管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杜绝项目违规建设。将各业务股室、区国库支付局等工作岗位和单位纳入廉洁风险防控范围,着重抓好公共工程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和监督管理等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多措并举,守好资金“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