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一是健全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报告、包案、形势分析等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苗头提前介入,尤其在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社会敏感期,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重点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47件(不含“12345”案件),调处成功708件,调处成功率94%。二是以“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和无邪教社区建设为抓手,建立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挂点领导和居委会成员分片包干的工作责任制,加大人员及经费保障力度,配齐配强8名禁毒专管员,禁毒专项经费投入同比增长25.9%,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日常具体工作有人抓”的新格局。截至2021年12月,街道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占总人口的1.55‰(低于全市2‰目标)。三是以党建引领“直通联办”,构建“网格快办”处置机制。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小区)党小组”的组织体系,结合实际采取“两员”联合办事措施,即1名党员包1栋楼,1名网格员负责收集信息的方式,亮出身份、联动处置、先行办理,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街居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委员会深入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严格对照《美兰区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管理指南(试行)》要求,由社区干部、网格员组成联合考核组,每周对督导员工作成效开展考核评分,每月考核平均分作为督导员生活补助发放依据。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场所共156个,其中物业小区51个,“三无”小区40个,自管小区11个,城中村(居民区)11个,其他单位43个,全部场所已实现五规范(分类容器、标识、宣传、公示和督导员)配置齐全的目标。全年完成规范化建设或改造分类垃圾屋14个,建设分类垃圾亭16个。街道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已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