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建县至隋代,县以下设乡、亭、里;唐宋设乡、都(里)、坊(村),宋初县编8乡19都;元行里社制,县设17里71社;明袭宋制;清设乡、都。民国24年(1935年)改设区、乡镇、保、甲,全县设6区30乡2镇、330保。民国34年(1945年),撤区并乡,全县设德和乡、兴明乡、永盛乡、谢沐乡、允山乡、靖毅乡、刚隆乡、潇浦镇、桃川镇共7乡2镇。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划为3区、9乡镇、99保。1950年,全县析为5区46乡,废保甲制,建行政村450个。1955年11月,江华4区1镇划入,全县辖11区164乡3镇。1956年撤区并乡,全县设30乡3镇,建立铜山岭垦荒队。1958年10月,全县人民公社化,原30乡3镇并为15个农村人民公社、2个镇公社。同年10月,沱江镇和太阳红、大公、星火、大石桥、白芒营公社复归江华管辖,时江永县辖10社1镇5场,68个生产大队。1961年复区,农村公社由10个析为41个。1966年7月,撤区并社,农村公社合并为18个。1980年5月,撤销县、社、镇、场革委会,改称县、镇人民政府和社、场管委会。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乡人民政府,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1989年,大干、界牌、桥头铺划归江华管辖,建立回龙圩镇。1995年6月,并乡建镇,全县设六镇五乡(含4民族乡)。2016年合乡并村后,全县辖5个镇、4个民族乡,4个城镇社区、8个乡镇社区、4个居委会、96个建制村,1537个村(居)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