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 乐东地质构造由母岩和母质中生第二期花岗岩组成。以花岗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为主,其次是白垩纪粉砂岩、砾岩、砂岩、页岩以及第四期纪海相近沉积物、近代河海冲积物、浅海沉积物。这些不同的成土母岩和母质对土壤的形成具有热带性的特征。
乐东版图开阔,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北、东及东南面山脉环绕,西北和东北部高,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聚集连绵,于东北向西南境界上500~800米的低山横亘起伏,中部和东北部及昌化江沿江两岸为宽广的丘陵盆地,西南部为海拔50米以下的滨海平原和台地,低平开阔,构成了东、北、西北三面环山,西南部向南海敞开,犹如马蹄形,呈阶梯状下降。
乐东是一个有多种地貌类型的区域,地貌组合为山地、丘陵、丘陵盆地、滨海平原四大部分。山地与丘陵地占全县总面积70%,丘陵盆地占18%,滨海平原占12%。土壤成份: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区多属花岗岩和沙岩发育的红赤壤;低山盆地地区多属棕红壤;海拔50米以下的滨海平原是黄砂土和燥红土。
全县的山地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和东部,成东北—西南走向排列。山岳连绵,峰峦重叠,山高谷深,起伏大,坡陡,气温较低而湿度较大。这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既挡住冬季从北南下的冷空气,又削弱夏秋之间从东而来的台风侵袭,形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气候环境。地貌分区:(1)北部尖峰岭—猕猴岭地区。东北从马或岭(1546.20米)开始,经猕猴岭(1654.80米)至尖峰岭(1412.50米),成东北—西南向排列,长71千米,宽4~24千米,面积984.7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4%。属于山高坡陡、山谷狭窄的中山地形。猕猴岭、毫肉岭、单峰岭一带一般山坡都达40°~50°以上。山地中残留有多级夷平面和山间谷地的堆积面,如尖峰岭热带雨林保护区即为典型的山间堆积面,海拔860~880米。(2)中部盆地—台地平原区。由东北—西南向伸展。长达63千米,宽18~23千米,面积698.50平方千米,呈长形盆地。盆地内有大片台地,面积426.90平方千米。低台地分布在盆地北半部,从抱漫至县城一带;中台地分布在盆地南半部;高台地分布盆地边缘,与丘陵相连。昌化江从东北方流入万冲,经抱由至山荣。昌化江两岸有狭窄的河谷平原和两级阶地断续出现。(3)东南部卡法岭—河强岭山地丘陵区。本区成一带状山地分布于县的东南,以阜隆岭—哥分岭—马咀岭—任政岭与保亭县交界,南部以河强岭、牛拉岭与三亚市交界。整个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以中段马咀岭(1317.10米)最高,往北递降为低山,往西南递降为低山和丘陵。全区面积549.80平方千米。(4)西南部滨海平原区。位于县的西南部,海岸线长84.30千米。北接山地,东接丘陵,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宽12~20千米,面积651.4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2.59%。滨海平原地势低平,从海面向陆地地势逐渐升高,依形态大致分成4级。海积平原1~2级海积阶地,地面平坦,地下水丰富;3~4级阶地,地下水深埋,引水困难,地面干旱。位于滨海平原的莺歌海盐场是一典型的大澙湖,澙湖外面是沙堤,其下为胶结坚硬的海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