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 奉节县属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貌,区境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吐祥猫儿梁为2123米。北部为大巴山南麓的一部分,东部和南部为巫山和七曜山的一部分,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瞿塘峡。地貌总体为东南、东北高而中部偏西稍平缓,南北约为对称分布,以长江为对称轴,离长江越远海拔越高,有少量平缓河谷平坝。
【气候特点】 2020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8.5℃,比历年平均气温18.2℃,高0.3℃;极端最高气温39.0℃(8月3日),比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2.4℃低3.4℃;极端最低气温2.4℃(12月20日),与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1℃比较,高6.5℃;全年总降水量1285.2毫米,比历年年平均降水量1150.7毫米多134.5毫米,多历年值的12%;日最大降水量为151.7毫米(7月26日)。全年日照时数1182.0小时,比历年日照时数1450.9少268.9小时,少历年值的19%。全年共出现1次连阴雨天气,为11月18—28日,全年共出现了1次暴雨天气过程,为“7·26”,全年出现了3次强降温,分别为“2·13”“3·26”“4·16”,1次大风灾害性天气为“4·8”,1次轻度伏旱,1次轻度秋旱。
汛期(5—9月)总降水量807.0毫米,与常年同期(776.0毫米)比偏多4.0%;平均气温在25.9℃,与常年同期24.5℃比偏高1.4℃。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3日,为39.0℃;37℃以上高温日数15天;7月下旬后期至8月中旬后期出现轻度伏旱,为7月27日—8月17日。汛期出现了1次暴雨天气过程,为“7·26”。
【矿产资源】 全县已发现17个矿种,主要有煤、石煤、天然气和地热4种能源矿产;铁矿、铜矿、钒、钼矿4种金属矿产;石灰岩(水泥用、建筑石料用)、砂岩(建筑石料用)、泥(页)岩(水泥配料用、砖瓦用)、硫铁矿、方解石、黏土6种非金属矿产,另外还有石膏、地热、矿泉水等。共发现矿产地169处。
【水资源】 奉节县境内长江一级支流的河流有7条,分别为梅溪河、大溪河、长滩河、草堂河、安坪河、朱衣河、三江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及理论蕴藏量大于1000千瓦的河流有14条,几条主要河流皆发源于岩溶地区,地下水补给良好,水量稳定。
【生物资源】 奉节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植物244科2107种,动物165科558种,其中栽培植物561种,饲养动物42种,鱼类33种。同时拥有一些珍贵动植物种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如金雕、金猫、云豹、川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如银杏、水杉等。
【森林资源】 奉节县是森林资源大县,全县林地面积达469.8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5.65%,森林面积37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0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有世界上最长的地缝—天井峡地缝;有世界级暗河—龙桥河;有渝东道教名胜—长龙山;有国家4A级景区—三峡之巅。奉节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奉节—张家界的湘鄂渝陕大“金三角”旅游环线与长江三峡奉节—巫山—巫溪小“金三角”旅游环线的交汇点。
【环境质量】 2020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3天,较2019年同比增加10天,优良天数比例首次达到96.7%,实现历史性突破;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微克/立方米。梅溪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2020年首次单月达到国家Ⅰ类标准,长江干流Ⅱ类水质占比达到75%,“一江五河”监测断面水质优于I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和“千吨万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了100%;区域声环境质量为52.2分贝,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64.4分贝,均达到国家环境噪声限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