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 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强化落实“1个体系+28项规范”,制定《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设置指南》,“公示公开六个一”等系列工作模板,实行主题党日“月提醒+常态督导”,落实资金1200万元,解决31个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问题,切实严格制度、强化基本保障。
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分层制定规范和示范标准,开展“现场交流+季度检查+考核排名”,持续推进11个县级示范村建设,推动各个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打造示范点。采取乡镇自查、群众评查、信访调查、舆情核查、职能部门协查“五查”措施,集中排查出后进村63个(含32个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巩固村),落实“四个一”措施集中整顿,提升基层党建短板。
聚焦党员干部做出“好样子”要求,借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良好成效,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组织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实行每周一汇总、每周一通报,推动全县954个党组织累计开展活动2318场次,推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入交心谈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全县上下形成勠力同心、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党员队伍建设】4月,会同乡镇(街道)对390个村(社区)班子逐一“过筛子”,调整不胜任不适合村干部27名。7月,组建6个调研组,围绕“一肩挑”、带头人队伍优化等重点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收集意见、听取建议,推动乡镇提前布局人事安排,全县80%的村实现“一肩挑”。10月,结合脱贫攻坚指挥体系,采取函送提醒、工作提示等方式,推动做实“县领导包乡走村(社区)入户、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社区)联户”,全面开展换届摸排分析,做到“四遍访、六清楚”。
制定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手册,对照“十不选”标准和3种坚决杜绝、6种不宜进入的情形,坚持村(社区)干部凡进必审,全年审查拟任人选199人次,“拿下”5人,严格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预备人选县委组织部部务会审议制度,确保人选组织放心、党员认可、群众满意。
分4期对全县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开展集中轮训,选派60人参与市上调训,选派10名贫困户党组织书记到山东滨州挂职,强化履职能力提升保障。持续落实补贴动态增长机制、绩效考核奖励,制定参加养老保险补贴政策,拿出11个机关事业编制招录优秀村(社区)干部,切实拓宽出路、保障后路。
【脱贫促发展】 统筹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对标反馈问题,制定专项整改工作方案,列出11条整改措施,6月全部整改到位,顺利通过各级检查验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驻乡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整体稳定,编印《奉节县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资料汇编》,开展驻村帮扶“4+X”大比武活动、乡村两级书记示范走访行动,充实520名县管领导结对帮扶未脱贫户,严格落实驻村人员下村签到、工作日志、季度例会、半年报告等制度,坚持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全年累计暗访村(社区)1946次,发出通报18期,确保全县驻村帮扶干部在岗位、在现场、在状态,国家普查、各级检查、评估均实现“零问题”,有效助推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会同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委,对2019年中央财政资金扶持的21个村集体经济运行情况开展自查,协调解决2020年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落实问题,及时与市上沟通,落实2021年扶持资金1000万元。同时推动县农业农村委加强指导、乡镇(街道)强化管理,促使全县376个村集体经济规范运行、提档创收。
【城市党建】健全县、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创文工作,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4名主要领导直接联系4个街道,18名县领导“一对一”指导18个城市社区,明确街道联系领导为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主持人,全面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协调力、统筹力。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加强社区党组织、行业党组织、机关部门党组织衔接互动,拓宽社区居委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区网格员多方联动自治党建领域,18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共创共建,定期梳理落实资源、需求、项目“三个清单”,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统筹解决各自需求和难题200余个,不断强化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深化执行疫情防控中建立的“社区吹哨、楼长值守、党员干部报到”制度,推行楼盘建党支部、楼栋建党小组、楼层见党员,探索推进物业党建联建,成立楼盘(楼院、网格)党支部25个,楼栋党小组58个,推动党员通过亮身份、领岗位、争先锋活动,积极协调矛盾、开展服务活动,探索形成“四带四自”的小区管理模式。36名县级部门领导在社区建立党支部联系点,2271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告,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县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