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武装工作】 组织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指导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1600余次。推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扩大覆盖面,平台用稿量、日活跃度居全市前列。发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制度面对面》等理论读物5万余册。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专题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1000余人。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专题读书班3期。
组建县委宣讲团,全覆盖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夔州宣讲”品牌,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新思想 唱响能行好 夺取双胜利”开展微宣讲1200余场,受众近20万人次。持续开展“两回两讲两解”“六项专项治理”活动,编印发放《“两回两讲两解”夔州宣讲讲本》(2020版)5000册,开展巡回宣讲3700余场。开播“跟我学习总书记讲话”“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800余期,让党的声音天天响,群众心头亮堂堂。
【意识形态工作】 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办发〔2020〕22号)文件要求,健全落实“1+8”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向市委专题报告2次,召开联席会议2次,组织风险分析研判38次,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7次。严格执行《奉节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对重点单位实现全覆盖;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成为“铁纪律”“硬杠杠”。
对全县意识形态阵地建立台帐,实行网格化管理。严密管控酒店、广场、公园、农家乐等场所,从严审批报告会、讲座、研讨会、论坛及社科类学术交流活动13场次。常态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将13家用户量多、活跃度高、影响力大的属地商业网站及自媒体纳入重点范畴进行严格管理。打击农村非法演出活动42场次。
【新闻舆论工作】完善《新闻宣传考核办法》,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县属媒体刊发新闻稿4.3万篇(条),同比增长9.5%。大力实施央媒上榜工程,报送新闻选题310个,中央及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播涉奉正面新闻3200余篇(条),同比增长9.7%。其中,人民日报6篇、《半月谈》3篇、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1篇、新华每日电讯2篇、央视38条(《新闻联播》6条)、光明日报等9篇。接待市级以上媒体记者140批500余人次,组织参与“新春走基层”“总书记到渝一周年主题采访”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25次。高质量建成融媒体中心。投入近4000万元,整合“报、台、网、微、端”,高标准建成融媒体中心并顺利通过验收。先后接待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新闻学院、忠县、云阳等考察学习6批次。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工作,举办新闻发布会45场(其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10场,市政府新闻发布大厅2场)。借力“2020第四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2020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年度总决赛(重庆奉节站)”等活动,积极开展奉节城市形象宣传。充分利用“晒旅游精品 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展示奉节,获全市最佳传播奖。与《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深度合作,向全世界彰显奉节生态、人文魅力,首播观众达3.89亿人次。
完善《奉节县属地网站日常管理考核办法》,制定《奉节县基层干部进圈入群管理办法》,加强属地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和网络直播账号等监督管理,管好用好网上舆论阵地。培养13名县级核心网评员,建立100名属地网评员队伍,“进圈入群”近5000个,覆盖人数30余万。
累计监测涉奉涉渝信息2480条,得分1700分,同比增长30%。全年上报舆情信息452篇,得分3853分,同比增长10%,其中获中宣部采用65篇,中央网信办采用15篇,专报采用30篇,A类约稿采用23篇。6月在全市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会上做经验交流,7月荣获全市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10月承办全市舆情信息调研座谈会。安坪镇获全市唯一“中宣部舆情直报点”殊荣。
持续做好“民生之声”综合问政平台,全年共收到群众问政事项9448件,同比增长29.51%,交办8498件,办结8250件,办结率97.08%,满意率97.09%。
【精神文明】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创新建立“积分银行”,建立“不做不计分、做了就计分、多做多计分、做错扣积分”的运行机制,制定参会学习、遵纪守法、清洁家园、等积分细则,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保障积分兑换,实现了从干部“管不住”、群众“坐不住”到点赞“停不住”的可喜转变。相关做法被国务院网站、中宣部《每日要情》、市委办公厅和新华社《内参选编》等专题刊载。
砚瓦村、羽声社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继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35个、文明村镇12个,创建命名县级文明单位28个、文明村镇127个、文明校园90所、文明家庭2000户。发放“十抵制十提倡”宣传资料20余万份,劝阻大操大办、违规敛财等行为167起,调解处理不孝父母案件26起。评选“好婆婆好儿媳”2270对、“清洁家园·和谐邻里”示范8000户,孝悌家风、婚丧新风、向善民风得到大力弘扬。组织开展首届“感动夔州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邢平等10人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受到隆重表彰。积极参与国家、市级先进人物评选活动,杨晓云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高成国获评“中国好人”,石胜兰获评全国“辅具助力脱贫攻坚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胡序魁等4人获评“重庆好人”,韩庆芳获评重庆市“最美退役军人”,梁上川入围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
【文化文艺】 市级重点扶贫电影《橙妹儿的时代》于11月20日全国院线上映,扶贫题材电影《天地之间》拍摄完成。40集电视连续剧《半路村长》完成拍摄并即将在央视、北京卫视等上映。稳步推进脱贫攻坚题材话剧《承诺》(暂定名)创作。“中国 白帝城”国际诗歌节纳入市级重大文化文艺活动项目。建成美术馆、24小时图书馆,县文化馆、图书馆升为国家一级馆。提档升级镇村文化服务中心176个,改建文化场所102处。建设乡情馆、村史馆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平安乡室内固定放映厅建成并投用。加强农村演艺市场管理,持续整治农村演艺“三俗”乱象。组织开展“护苗”“清源”“净网”等专项行动。
【文化扶贫】 建成农村广播终端4150组,实现“村村响”“社社通”,党委政府的声音可以准确迅速“进村入户”;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户户看奉节新闻”项目,全县2.3万户贫困群众实现全覆盖免费收看有线电视,享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打造“一村一品”群众演出队伍,采取“政策+理论+文艺”形式,将脱贫致富榜样编演为小品、快板、歌舞等文艺节目,开展送各类文化活动5700余场次。全面推进“干部走访”扶志,“教师家访”扶智;城镇社区设立“四点半”课堂59个,5000余名中小学生受益。宣传报道养猪能人王志成、“独脚”羊倌曹贤辉、主动脱贫果农吴汉成等勤劳致富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全县高质量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防控宣传】 疫情防控期间,中央及市级主流媒体报道奉节县疫情防控工作共计1148篇(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栏目集中报道奉节县果农“橙心橙意”援近邻;县融媒体中心刊发涉疫情防控稿件1.8万余篇(条),制作新媒体产品215个,抖音短视频《奉节大喇叭方言喊话》浏览量达200万+,获点赞10万+,为抗疫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发布疫情防控标语横幅、出动宣传车、印制发布宣传单、“村村响”广播、移动音箱、小喇叭等方式推送权威信息、防护知识、辟谣信息等内容,引导群众相信党委政府、坚定抗疫信心。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助力 抗击疫情”为主题,通过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制作14期“文艺助力 抗击疫情—奉节文联在行动”作品,为“宅家”群众送去别样温暖,相关内容被“学习强国”重庆平台转载推送。
(县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