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 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3期,培训轮训干部5159人次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其中县管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中层干部培训班等常规班6期298人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班和政德教育及能力提升班等专题班12期1383人次,三峡集团定点扶贫奉节县村(社区)支书和主任培训、滨州奉节扶贫协作2020年党政干部培训、扶贫干部赴山东威海鲁渝扶贫协作培训和辽宁对口支援培训等其他班35期3478人次(一周及以上19期1343人次,一周以下16期2135人次),常规班采取双班同开。围绕全国“两会”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和“党课开讲啦”深入乡镇和部门完成宣讲、送党课下乡50场次,受众5000余人次。完成两个在职研究生班教学管理及相关考核工作,获市委党校研究生部好评,法律班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
把班组建设、学员讲坛、党性分析、学业展示纳入教学计划,学员微课堂和班级自主论坛,学员走上讲台,全方位、多角度分享工作经验、学习体会和人生感悟,开展篮球友谊赛、攀登凤凰梯登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强化了学员参与程度和互动交流。优化细化校内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党性锻炼相结合的“三段式”培训模式,促进党校培训落实落地。县管领导干部班和中青班、中层干部班分别赴重庆红岩联线基地、四川广安小平干部学院和开州等地开展党性教育,赴綦江和夔门街道开展拓展训练,到市级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开展生态人文融合发展现场教学,极大的丰富了培训形式。同时,重庆市委党校2020年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第3期)来奉实岗锻炼、重庆市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培训渝东北片区班、重庆共青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暨新任职团组织负责人专题培训班、达州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县外重点班次来奉培训,切实增强党校影响力。
【科研资政】学校领导带头、全校职工积极从事科研资政工作,撰写发表82篇论文,其中《修炼四种“功力”,推动基层党校又好又快发展》等72篇在国家公开刊物发表。承办长江经济带系统治理暨党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讨会,7篇论文获奖。完成课题研究结题4项。11篇调研报告获得县委、县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关于恢复和建立乡镇党校 破解基层党员教育经常性持续性难题》已被县上采用,正抓紧试点推行。党校课题组调研编纂、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重大课题《精准扶贫的奉节实践》,共22万字,印刷4000余册发放给县各级各类干部。出版《夔州论坛》,编辑培训学员调研成果文集6本,全面宣传奉节先进经验,凝聚全县发展共识。
【人才队伍】按照“专兼结合、外聘内请”的原则,邀请滨州、重庆及周边区县党校优秀专家学者到校授课,形成稳定的“党校教师+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榜样典型”的教学师资库。市管领导授课23人次,县级部门、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授课57人次,山东滨州市委党校、重庆市委党校及周边党校专家学者和领导授课31人次。选送7人次到市委党校、延安干部学院、四川省委党校等进行骨干师资培训,选派1人进行挂职锻炼、4人参加脱贫攻坚工作、5人参加“三峡精神”高端论坛理论研讨。2名教师参加全市党校系统和统战系统片区教学竞赛。安排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提升课程结构。出台《新课审查制度》,举行两次新课审查教学活动,开发《学习习近平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述》《从新冠疫情防控战役看中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民法典学习辅导》等11个新课程,得到学员一致好评。1人参加重庆市委组织部精品课录制。
【现场教学】 全年完成县内外现场教学17期880人次。新增青龙大窝社区、三峡第一村、三峡原乡、平安乡精准扶贫成效等现场教学地点,不断挖掘、整合奉节厚重人文积淀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展主体班现场教学9期465人次,展示奉节自然风光、灿烂文化与脱贫攻坚成果,对县管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团干部进行培训熏陶。承接市委党校中青二班(第3期)、滨州市委党校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班、威海市委党校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班、重庆市党校系统第四片区协作组经济学科组等县外委托培训9期415人次,充分向县外领导干部展示宣传奉节良好文化旅游形象。
【服务发展】 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带头、干部职工全部参与,既做好校内防控,参与社区疫情排查、宣传和执勤工作。2月15日至3月20日,党校宾馆作为奉节县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做好隔离观察点后勤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党校力量。配合指导羊市镇党委政府全面完成中央巡视,国家市县三级督查检查各类问题整改;加强帮扶责人和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和业务指导培训,确保各项精准脱贫政策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巩固和完成后进村大淌村、灯塔村整改成果,灯塔村千亩脐橙园建设初具规模,大淌村三千亩脐橙产业园成效。召开工作队例会42次,深入开展“四访四议”和“八到户八到人”工作以及“五个一”帮扶活动,扎实开展驻村帮扶管理“大比武”活动。完成全村78户贫困户外出务工意愿与产业发展需求摸排工作,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微信等形式,动员群众克服疫情影响,全面返岗就业,参与本地公司务工300余人次,外出务工260余人。指导帮扶责任人协助外出务工贫困户成员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和交通补贴100余人次,落实扶贫公益性岗位7人。赴四川小平干部学院、泸州市委党校进行交流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行先试。与新竹社区共驻共建,全年投入5万余元用于为社区办实事和各类工作经费。全体职工每周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计32次,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文明家园建设。
(肖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