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县安委办、县减灾办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灾害防治“三条战线”综合协调职能。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实行全员24小时值班备勤。及时发放应急物资。开启应急保障物资“先行发放、后办手续”的绿色通道,及时将2万余件帐篷、棉被等应急物资和防护装备发放到各疫情检测防控点和隔离点。严管企业复工复产。对165家企业实施“一企一组”复工指导,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五必须”、安全生产“五到位”及“16项风险管控”,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责任】 县安委办积极发挥综合监管职能,全面抓好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加大指导协调工作力度,及时掌握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收集汇总工作整体推进情况,督促各单位落实到位。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做好企业各项工作。强化属地管理。各乡镇(街道)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下沉工作重心,落实联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管控重大风险、整改重大隐患。落实企业责任。督促企业明确各负责人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安全职责,实施安全承诺公告,主要负责人必须在企在岗,不得“遥控”指挥、委托指挥,做好新入职员工安全培训,开展“日周月”隐患排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1+2+12”工作方案,梳理细化652项具体任务分解到应急、交通等8个牵头部门,逐项明确主要任务、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监管执法】 做到高危企业监督检查全覆盖,其他企业分级监管、重点执法。严格依法进行执法检查,将强化安全监管执法作为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严管重罚。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严格“检查诊断、行政处罚、整改复查”闭环执法,聚焦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矿山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突出执法量提升行动,严格“一案双查”“三责同追”。规范行政处罚。严格执行自由裁量制度,限定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企业员工和社会各界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灾害隐患。全县共查处违法行为和排查治理隐患7.9万次,处罚企业479家次,关闭取缔5家,停产停业37家,暂扣(吊销)证照360个,共处罚款1398.4万元,行政拘留37人。
【防汛抗旱应急】 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机构,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签订防汛抗旱安全责任书,明确全县51座水库、12个集镇等重点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并进行公示。突出防汛抗旱准备。对重点防洪区域和薄弱环节全面开展排查,及时消除隐患。推进大树场镇堤防工程、墨溪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等防洪重点工程建设及早投入使用。完善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构建“专常群”救援力量体系,提升防汛抗旱救援能力。乡镇组建防汛应急兼职抢险队伍。县级组建30人的综合应急队伍,实行食宿着装、训练培训、指挥调度、应急装备“四统一”,进行准军事化管理。
【森林防火】 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严格落实值班人员、防火检查员、护林员、扑火队员岗位责任。开展火患排查。对林区和林缘地带的道路、农田与山林交界处、坟墓周围地表可燃物进行全面清理。全力做好物资储备和特殊人群管控,备足各类防火救灾物资以满足火灾扑救需要,对痴、呆、聋、哑和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逐一落实监护责任和监护措施。清明节等重要时段,一线检查巡护人员日均1000人设立防火检查哨卡,全面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对重点景区、林区、火灾易发区加大防火隔离带、消防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农村“四好公路”推进防火公路建设,结合农村山坪塘、饮水池等整治推进消防水池建设。
【应急救援】 健全救援队伍建设,以矿山、森林防火专业救援队伍为基础,建成30人的综合救援队伍,实行24小时备勤值班。强化队伍实战实练。组织奉节县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暨环境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各类应急力量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同作战。统筹应急预案修编,形成全县1个总体应急预案、4个专项应急预案、44个单项(政府二级专项)及保障应急预案(分为23类)和34个乡镇(街道、管委会)综合应急预案的体系。强化物资储备,购置现场侦测装备无人机1台、生命探测仪一台、通信装备1套,各类应急设备和装备及物资17000件。实施应急救援“指挥官”制度,明确指挥官制度的目标、任务和方向,并强化与周边县的应急联动。
(县应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