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证办理】 对“应办证未办证”对象进行了清理,全覆盖开展“集中送鉴”和“送鉴下乡”工作,为1247名符合办证条件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其中建卡贫困残疾人327人。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办系统和残疾人办证系统信息比对一致,实现建卡贫困户中符合办证条件的残疾人“应办尽办”目标。
【残保金征收】 奉节县继续推行由财政管理、地税征收、残联审核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机制。2020年,奉节县共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784万元,残疾人安置比例较之2018年有显著增长。
【脱贫攻坚】 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对“一户一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通过“一户一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按1000~1500元/户的标准进行帮扶,分3批下达资金597.2万元,确保贫困残疾家庭“应助尽助”。聚焦“一户多残”贫困家庭,并根据实际困难和发展需求,对全县494户1028人“一户多残”贫困残疾人家庭实行特殊项目资助333.2万元。为全县7020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9525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确保两项补贴“应补尽补”。每年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对全县持证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对资助。将残疾人大学生和建档立卡家庭、低保家庭的大学生一起纳入全县教育资助范畴,按每年不超过8000元的标准进行学费资助。完成山东省滨州市对口帮扶的“夔州绣”培训项目和125件辅具的发放任务,且档案资料整理完备。安排资金160万元实施“吐祥失能供养中心”老旧基础设施改造。
【疫情防控】 在防疫物资紧缺时期,县残联积极协调捐赠口罩1000只、酒精1000千克,及时派送给社会福利机构;对在一线从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护工作的残疾人和残疾人直系亲属落实慰问金2万元、慰问物资0.5万。对因疫情防控导致生活严重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按300元/户的标准全县投入经费9.03万元为301户其购买米、面、油、菜等实用生活物质进行帮扶。对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残疾人家庭安排专项慰问资金3000元/户。
【残疾人事业】 为贫困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4518件,落实假肢适配51例。落实89.99万元资金为全县2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强化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能力,要求中小学校开展“送教上门”,鼓励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解决残疾学生教育问题。为全县所有持证残疾人购买保险金额为2万元的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600名就业年龄段的精神、智力和一二级肢体残疾人发放居家托养补贴;为1200名精神病服药患者落实救助资金60万元;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75人次。开展残疾人“志智双扶”行动,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水平,拓展县内外用人市场,积极开展残疾人劳务输出。同时,通过项目倾斜,政策倾斜,鼓励残疾人自主就业。实行公开接访和信访代理,多渠道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11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31人次;开设“德法相伴”专题普法宣传,提升贫困人群法治意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帮困助残服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第十届残疾人健身周等活动,增强残疾人科学预防的意识,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落实资金45万元,实施残疾人辅助性创业、就业(培训)机构建设、落实“鲁渝共建奉节助残非遗扶贫工坊及夔州绣”培训服务项目,以“全国自强模范”“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夔州绣”传承人石胜兰等创业典范为核心,开展“鲁渝共建奉节助残非遗扶贫工坊及夔州绣”培训。
【项目建设】 奉节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项目规模为4250平方米,中央投资资金1730万,已完成网上立项审批、可研性报告、项目红线图、项目初审,项目初设方案方案已经通过评审,计划2021年上半年动工建设。全县各乡镇(街道)均配备了残联理事长。县残联通过公开招录和选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9个残疾人专职委员,形成县、乡、村三级残疾人服务工作网络。为加大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服务工作的力度,奉节县的“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残疾人培训工作”“残疾人居家服务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社会机构在具体实施。
(邓雅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