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50件,判处罪犯471人。依法严厉惩治抢劫、强奸、聚众斗殴等犯罪21件23人,依法惩治盗骗拐、黄赌毒等犯罪192件265人,依法判处疫情防控期间虚构销售口罩、测温枪等骗取财物的欧开华、杨宇帆有期徒刑4年6个月。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战,完善涉黑恶案件线索摸排上报机制,健全“一案一整治”司法建议机制,加大黑恶势力财产处置力度。全年法惩治涉黑恶犯罪2件7人,执行涉黑恶财产818.5万元。
【民事审判】 审结一审民事案件5987件。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线上线下联动互补的立体式诉讼服务机制,打造指尖诉讼“便民新模式”。全年网上立案3469件,在线送达119481次,音视频调解案件1389件,12368热线接听708次。创新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建立多元解纷调处中心,配置“1+N”办案团队,探索诉前繁简分流机制、示范性调判引导机制、律师专业调解机制、司法确认衔接机制等综合性解纷机制,促进矛盾纠纷诉前分流化解。以推进“无讼村社”建设为目标,整合诉讼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多元化社会力量,形成“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为核心的基层诉源治理新模式。全年诉前调解纠纷3679件,调解成功2270件,司法确认案件1305件。
【商事审判】审结一审商事案件3821件。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司法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运用“易诉、易解、易达”等“智慧法院新生态体系”,实现当事人网上立案、缴费、调解、送达等诉讼活动便捷式“一网通办”。推进网上无纸化立案和智能化办案,促进诉讼服务水平提档升级。构建“专业审判机制、联动保护机制、综合治理机制”相结合的服务保障体系,全方位服务“六稳”“六保”落实。全年审结商事案件2493件,解决争议标的额标8.5亿,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一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同比减少23%。院领导走访企业18次。开展民法典宣讲专项活动,到机关、企业等宣讲7场,推进民法典走近群众身边。
【行政审判】 全年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75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43件,准予执行案件32件,支持和监督行机机关依法行政。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实现司法与行政信息共享、良性互动,全年召开联席会议17次,举办行政执法培训6次,300余名机关干部旁听庭审,发出司法建议15件,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执行工作】 全年执结案件5162件,兑现金额4.4亿。全年司法拘留29人,公示曝光82人,移送追究刑责2人。构建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完善覆盖银行、保险、车辆等财产信息的查控系统,加大联动询价、网上拍卖、快速出警等工作力度,探索悬赏执行保险、精准财产保全等创新性制度,努力破解找人、查物、变现的执行难题。全年网上冻结、划拨案款4300万元,网络拍卖240次,成交金额4817.6万元,溢价率43.15%。强化善意执行理念,积极采取和解分期履行、引入第三方资金等方式盘活资产,助力企业脱困解难再发展。申请执行奉节县德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入选“重庆法院服务‘六稳’‘六保’九大典型执行案例”之一。
【司法改革】 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审判团队专业化建设,打造“诉前调解团队、速裁办案团队、繁案精审团队”相衔接的办案格局,设定区别化的绩效考评标准,确保司法责任制精准考评到团队到个人,推动审判扁平化管理,促进办案合力凝聚。强化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出台《加强案件审限管理规定》《案件质量评查规定》等制度,明确庭室、法官分别对办案团队履行综合管理和直接管理职责,加强对长期未结案件、上诉流转案件、四类案件等重点案件的监管,防范执法风险,提升办案质效。全年涉及的16项审判工作评估指标有15项达到满意值,审判质效评估值排名全市法院前列,涉及诉源治理、审判监督管理等多项改革成效在全市法院进行经验交流发言。
2020年11月11日,奉节法院为村民恢复被挖断的道路(余剑雪 摄)
(胡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