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开展法律服务活动57次,向相关部门提交法律建议数量24条,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法律建议和法律咨询1000余件次、提出风险提示50件次、为10余家企业解决非诉法律纠纷30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共计200余万元。办理合同交易纠纷公证50件次,调解企业纠纷复工复产纠纷11次。倡议“阻击新冠疫情 我们共克时艰”专项普法志愿服务活动,法律服务行业人员积极组织募捐,奉献爱心,捐款捐物共计10万余元。编辑2期疫情防控常见法律政策知识解答,制作疫情防控访谈节目3期。
【依法治县】 26个审批职能部门入驻大厅81人728个事项,“四减”“四办”成效明显。依法决策逐步健全,筑牢决策出台程序“防火墙”,打造法律顾问“智囊团”,念好政务督办制度“紧箍咒”,形成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规范材料报送,严格合法性审查。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制度,全年审核规范性文件13件,报备到市和县人大常委会13件。形成重点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8支、核定编制总数350名,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人员190名转隶到位,挂牌独立运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推行;组织开展网络执法培训。开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及时转发市上《乡镇行政执法程序文书规范》《重庆市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汇编》,解决乡镇综合执法存在的困难。政务公开切实强化,建设政务新媒体矩阵,集约管理信息公开平台,编制县乡两级政务公开标准目录,规范主动公开内容,推行公示公开“六个一”,政务透明度、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府院联动服务全局,成立“一办四组”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调度、交办督办等工作机制,构建力量联合、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的府院联动的工作格局,积极为全县征地拆迁“百日清零行动大会战”提供高效法律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打造10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依托滨河公园,打造了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拍摄了“七五”宣传片,全面展示“七五”普法工作成效。拍摄微视频两期,制作微动漫一部,在第五届平安中国“三微”大赛上被评为全国“最佳微动漫”。县委书记带头参加年度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全县“三治结合”建设完成60%。在永安街道羽声社区、鹤峰乡青杠村开展“法润社区、司法同行”行动,建设“两室四队一顾问”队伍。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全县依法防控疫情、规范政府经济活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努力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园区行”等行动。全面宣传和培训《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组建法律服务从业人员为主的宣讲组,专题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供法律咨询5场次,发放《优化营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6000份。清理、废止和修改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的文件。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完成全县32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实体平台建设。落实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对无户籍人口DNA鉴定269例,探索法律援助试点改革,组织实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规范办公场地2家,规范内部管理、收费标准2家。约谈法律服务所2家,约谈专职律师1人,约谈援助律师2人,约谈公民代理1人。协助县委县府处理离岗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纠纷21件10人次。五是全力参与棚改高铁建设。抽调单位1名同志参与棚改工作,聘任8名优秀律师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对136户对象户形成“一户一策”。编印棚改案例选编3000册,开展以案说法促征迁,开展行政复议与调解有机衔接,化解矛盾控制新增,联合调解息诉止争。为县政府组织的强拆行动和安置房抽签活动进行公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7件,挽回经济损失270.62万元,其中为农民工挽回损失73.8万元。推进公证“最多跑一次”试点,办理各类公证1678件。完成鉴定事项340件次。
【安全稳定】 收社区矫正对象256人,解除229人,现在册359人;完成审前调查评估129件;居住地变更13件;批评教育137人次,训诫25人次,警告28人次,提请撤销缓刑建议1人,报备《不批准出境报备通知书》256份,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开展管理风险评估,接收刑满释放人员934名,在册3971名。安置“三无人员”12名,开展远程会见23场69人次。开展“两类人员”关心关爱排查走访,领导班子带头走访,司法所集中走访,帮扶责任人普遍走访,核查落实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事实无人抚养政策15人。
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特别是重点围绕企业复工复产阶段在用工管理、合同履行、物业租赁等方面纠纷,以及朱衣棚改征迁工作。多平台受理。依托32个乡镇(街道)、390个村(居)调委会,13个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全县共计43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整体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规范化建成率达到80%,调解员培训率100%。多元化调处。整合调解资源,健全访调、警调、诉调、复调对接工作机制,调解室建成率达到100%,聘任专职人民调解员79名,探索开展复调对接工作。多渠道化解。组建纠纷排查信息员队伍、人民调解志愿者队伍,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参与突出信访矛盾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各类调解组织调解各类案件4707件,调解成功4671件,成功率99%。疑难复杂案件73件,涉及金额1398.33万元。“三调”案件1426件,涉案金额1100余万元。
(杨 东)
2020年10月,现场执法行为能力暨“小教员”培训 (县公安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