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疫情期间出动执法人员4906人次,检查市场主体20962户,紧急关停除生活超市、农贸市场、外卖之外的食品生产经营户1776家,劝停宴席、农村家宴、坝坝席7978桌,关停活禽交易点206个,没收不合格疫情防控物资4批次。全面禁止天然水域水产品及制品、野生动物交易,整改食品流通、餐饮环节店招店牌、菜单120份,把野生动物、长江鱼、野味等字眼纳入了市场主体登记禁限用字词库。
做好复工复产、复学复课工作,围绕群众“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强化价格监管,发放价格提醒告知书2万份,整改价格违法行为450家次。学校开学前后检查食堂、医务室621个,会同县教委查验学生用口罩170万只、温度计2万只、额温枪4050台,清理食堂过期食品150千克。建立发热咳嗽药品登记报告制度,汇总上报购买发热、咳嗽等感冒类药品人员信息17万条。督促18个商超设置了“一米”线,督促企业开展预防性消毒5万次,督促农贸市场熟食摊位从业人员规范了着装,佩戴了口罩。
帮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品生产企业100%实现复工复产。帮扶潮汐眼镜取得一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实现奉节药品药械生产“零”的突破。指导中纳科技通过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通过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评审。
【市场主体培育】 狠抓“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四减四办”改革措施落实,推进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和就业社保登记流程整合,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社部门实现同一窗口入驻、集中并联审批,新开办企业“一日办结”成为常态。全年市场主体增长先抑后扬,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市场主体新发展增量8239户,增速14.16%。
落实市政府支持复工复产40条和市市场监管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43条措施,推行网上办理、容缺受理,疫情期间发放电子营业执照2962张,网上办理食品经营许可825件,86户通过自我承诺免于现场核查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优化技术服务,延期检定计量器具45台,帮助服务企业查验红外测温仪320台,口罩3万只。实施包容监管,落实重庆市场监管免罚清单,3家服务企业轻微违法行为经限期整改后免于处罚。对1家医疗企业生产单位免征医疗器械注册费。落实阶段性降低企业水电气成本等相关政策,减免企业电费842万元、减免天然气费用88万元、减免水费35万元。将企业年报截止时间从6月底延长到12月底,年报率达到9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探索信用修复承诺制,53户企业,4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10户个体工商户通过自我承诺移出经营异常目录。
推进标准化示范项目,推进油橄榄种植国家标准化示范区、白帝城·瞿塘峡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制订地方标准1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示公开15项。鼓励企业打造商标品牌,及时兑现2019年商标、专利奖励资助资金274万元,出台了《奉节县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暂行办法》。深入乡镇、企业开展商标品牌、专利政策巡回宣讲33场次,指导各类市场主体申请、授权发明专利70件,注册商标971件,其中重庆港宏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4件商标获得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证,生态工业园区8个眼镜商标获得成功注册。“奉节牛膝”“奉节党参”中药材地理标志商标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
【食品药品安全】 禁止城区活禽交易宰杀,取缔活禽交易经营户156户。禁止经营天然水域水产品及其制品,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整改广告牌、菜单120个。拓展明厨亮灶工作范围,争取财政资金212万元实施“云厨”项目,在580家餐饮服务单位安装高清摄像头1160枚,实现对后厨24小时动态监管。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建设餐饮示范店、示范食堂10个,开展线上线下检查6321家次。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抽检3579批次,合格率98.6%,抽检率达到4批次/千人。开展药品安全“昆仑行动”和医疗器械安全“清网行动”,检查药店、诊所、医疗机构99家,抽检药品医疗器械75批次,合格率98.7%,查验疫情防控医用口罩170万只,查处不合格口罩1万只,排查销售过期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28件,均已立案查处。
【特种设备安全】 以生态工业园区、重大建设项目、人员聚集场所、危化品经营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为重点,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85个,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5份,整改率95%。会同周边区县开展气瓶充装联合检查,整治非法充装行为1起,查封涉案气瓶156只。1400台电梯接入“96333”应急救援平台。
【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质量安全基层基础建设,引进重庆市眼镜产品检测中心,对6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双随机”抽查。对口罩、成品油、农资、儿童用品等产品开展监督抽查156批次。免费开展强检计量器具检定7596台。
【价格监管】 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收费、车检收费、涉企收费、转供电等重点领域价格及疫情期间防疫用品价格监管,规范明码标价等行为160件,核查价格举报投诉98件,对查办的21起典型案例和违法案件及时曝光。依法打击非法会销、传销,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发布警示提示等方式,进行防范传销心理骗术反“洗脑”宣传,已集中宣传36次,发放宣传资料5683份,张贴海报108份、悬挂横幅18条。未发生涉传重大安全稳定案(事)件。
【消费维权】 推进“百千万”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创建示范景区1个,示范商场10个,示范经营户104户,打造香山社区为放心消费平安社区。1—10月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件791件,成功调解783件,调解率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74万元。发布消费警示10条。完成2户ODR企业在全国12315平台设置任务。在白帝城及天坑地缝两个景区设置“12315”消费者投诉站和“工作室”,实施旅游产品7天无理由退货和先行赔付。
【执法办案】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37件,结案率达到95%,涉案物品货值金额57万元,上缴财政罚没款249余万元,行政处罚信息全部进行公示,并100%录入两法衔接平台。
(梁思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