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成果】 2020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8个,查出问题金额446,497万元,其中违规问题金额2,946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43,551万元,审计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154个。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5,314万元,其中增收节支4,838万元,已调账处理金额476万元。移送案件线索14条,涉案人员37人,涉及金额3,858万元。审计报告、审计专报获县委、县政府领导批示30余次。促进党委政府出台制度和文件9个。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安排部署,共抽查了26个部门(单位)、20户企业5家医院、21个项目,发现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资金不精准、困难群众救助对象不合规等80个问题,涉及问题金额4.39亿元。同时,与县委办、县府办、县发展改革委探索建立长效、联动的重大项目稽查制度,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稽查2次,涉及69个项目。促进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奉节县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我县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奉节县经济信息委员会关于公布奉节县县级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的通知》等制度7个。
【预算执行审计】 2020年对县委办、县府办、县公安局等10个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延伸抽查了县水利局等35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审计发现问题金额共计273813.67万元。按照市局统一安排,对县税务局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金额3166.01万元,移交审计署重庆特派办问题线索1条。同时利用大数据审计方式对一级预算单位进行全覆盖,在审计过程中各领域、各层级、各系统间加强数据关联分析,提升质量和效率,发现问题金额共计18643.76万元,移送“公务用车不规范”的线索1条,上报“干部职工体检标准异常”等审计专报2篇。促进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奉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奉节县转移支付统筹实施方案的通知》《奉节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通知》等制度6个。
【经济责任审计】 全年共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9个,涉及领导干部14名,(同步实施1个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共发现问题金额114140万元,其中违规金额2649万元,审计专报10余篇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移送审计线索8件,涉案人员26名(其中:处级干部1名、科级干部11名、其他干部14名)。
【投资审计】 全年共完成投资审计项目13个,送审金额128534万元,审减投资额11711万元,撰写审计专报2篇,移送问题线索4条。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全年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1个,涉及领导干部2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受县纪委监委党纪处分5人,被县纪委监委移送县检察院5人。
【信息化建设】 认真践行科技强审理念,完善数字化审计必需的配套设施设备,向县政府申请资金52.5万元用于电子数据中心升级改造,推进审计数字化平台开发应用。不断优化数据采集,共采集97个一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数据、18个部门的业务数据,打通各类数据之间的信息壁垒,稳步推进审计采集数据库标准化建设,数据容量20G,构建起12个数据分析模型。对97个一级预算单位实现了“横向到边”全覆盖审计。
【内部审计】 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设内部审计机构54个,配备内部审计人员316人,其中专职审计人员6人。全年共完成内部审计项目218个;查出违规金额24.5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898.07万元,促进增收节支312.44万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414条。
【扶贫工作】 落实4名精干力量专门从事驻乡、驻村帮扶工作,挤出经费15万余元专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协助乡村争取县级扶贫项目资金800余万元。
【专项审计】 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安排,对县住建委建设管理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房地产行业管理调控、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情况,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两金”监管缺失、少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问题,涉及问题金额18103.41万元,促进了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工程管理规范化。开展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情况专项审计,涉及财政资金86379.93万元,以资金分配—拨付—使用为总体思路,从困难群众救助、重点保障企业贷款贴息、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等11个方面进行审计,抽查了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委等21个单位和企业,发现问题金额4984.93万元,有力促进了直达资金惠企利民。
(汪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