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产业专家团围绕“4+3+X”产业布局,分片分类指导产业结构优化,低山带发展脐橙37万亩,中山带发展油橄榄13.2万亩、小水果15万亩,高山发展中药材16万亩、有机蔬菜30.8万亩、蚕桑11万亩、烟叶3.5万亩,改变了“守着绿水青山苦熬、抱着金山银山受穷”的局面。
统筹全县农业、科技等行业资源,对376个涉农村(社区)实行包村服务,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借力“三变”改革,培育“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2020年,创新推出“农技随访”技术讲解“微视频”和“手机直播课”,精心编制产业技术要点17项。组织培训561场,受训群众达3.1万余人次,上门指导4.5万余户,发放各类实用技术手册8万余份,随访农业经营主体700余家。
深化“订单定向、协会协同、线上线下”三大包销模式,遴选200名取得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对口向全县重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推介对接,培育农民经纪人,组织开展“消费扶贫”系列活动,真正让好产品打开好销路、卖出好价钱、获得好口碑,把自然天成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全国,2020年全县农特产品上行超过13.45亿元。
(周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