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4.92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县GDP的比重为7.7%。规上工业实现产值51.65亿元,同比下降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实现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23.1%。完成工业投资29.8亿元,同比下降7.6%。工业纳税主体完成税收1.5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8.92%,提供就业岗位2300余个,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900余个。
【主导产业】 奉节县立足“生态工业、特色产业、中小企业、返乡创业”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以工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为抓手,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路径,着力打造以清洁能源、环保建材、眼镜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集群。2020年,规上能源行业实现产值22.9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建材行业实现产值14.1亿元,占比27%;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实现产值5.83亿元,占比11%;眼镜行业实现产值5.28亿元,占比10%。
【园区建设】 园区围绕打造“眼镜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两大集群和发展“生物制药和新材料”两大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园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新时代。累计入驻企业达59户,投产37户。其中,眼镜制造类企业32户,特色农产品加工类企业5户,新材料类企业4户,生物制药类企业2户。2020年实现总产值28.16亿元,同比增长12%,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5.6亿元,同比增长10.9%,产出强度为67.6亿元/平方千米,同比增长9.7%,实现税收1779.22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844个,支付工资1.13亿元。
【科技创新】 全县工业企业有科技型企业76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9家,拥有发明专利109件。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数量达到21户,占比达到36%,开展研发工作的规上企业达到42户,占比69%。建成中纳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油橄榄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红豆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3个创新平台和重庆市眼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乡坛子”“红晶贡米”“豆腐柴”“夔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著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智能制造】 积极推动数字化装备普及、企业上云、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等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管理精细化水平。渝玻科技公司国产T系列全智能钢化玻璃炉,也是亚洲第二台智能钢化炉,全自动智能玻璃冷加工线和全智能节能玻璃合片线已投入生产。祥飞茧丝绸公司研发的智能蚕桑系统,为全球首创,智能蚕桑将养蚕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产业。完成19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投资金额达1.7亿元,4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开展了两化融合建设,信息软件系统及数控机床等一批智能化装备在各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信息化】 三大通信运营商投资近1.53亿元用于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智能化、5G基站、城区千兆光宽带小区、光网端口等建设,持续深化4G通信网络覆盖深度,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建设5G基站589个,4G基站411个,新铺设电缆光缆线路1612皮长/千米,实现了奉节辖区内20户以上、3千米以内居民聚集地光网全覆盖,实现了全县300米内20户人口聚集区域4G移动信号深度覆盖,实现了城区和景区沿线、重点场镇等人员密集场所的5G信号连续覆盖。
【要素保障】 实现天然气长输主管线与国家大网碰口,长输天然气复线管道压力由2.2兆帕提升至3.9兆帕,气源得到充分保证,为保障迎冬度夏城区居民供气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天然气用量294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2%;全县天然气用户92336户,新增7655户(其中乡镇新增436户)。同时,加快推进乡镇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燃气接入能力提供可能。持续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完成售电量9.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2%,其中工业用电2.35亿千瓦时,同比降低3.29%,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的23.83%。
(县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