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更名】 2020年1月4日,市经信委函复《关于申请将奉节县移民生态产业园区更名为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的函》,同意移民生态产业园区更名为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2020年9月24日,县委编委印发《关于奉节县移民生态产业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更名的通知》,同意中共奉节县委移民生态产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奉节县移民生态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共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奉节县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园区规划】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8.14平方千米,设有草堂和康乐两个组团,打造眼镜制造、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及中药材加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环保建材6大产业集群,推动建成三峡库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第六大眼镜生产基地、渝东北清洁能源基地、渝东北新材料生产基地。
草堂组团规划面积4.61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2486亩,以滨河路为主轴线,串联东北到西南,规划形成东部、中部、南部三个工业片区和一个产城融合区。康乐组团规划面积3.53平方千米,其中工业用地2221亩,以梅溪河为轴线“S”型贯穿整个组团,形成七星、上坝、横路三个片区。
【基础设施】 草堂组团2010年12月破土开建,分为两期建设。一期2.4平方千米全面建成,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50余个,累计完成投资近25亿元。完成道路、绿化、管网、水电气讯等要素保障建设,建成标准厂房11.5万平方米、后勤服务中心1.9万平方米、仓储物流中心1.6万平方米、职工周转房1512套等生活生产配套。逐步实施棚户区改造,规划建设眼镜特色小镇,推动工旅融合发展。
【特色产业】 围绕“2+2+2”产业发展,草堂组团2014年12月启动招商引资。截至2020年底,协议入驻企业59家,投产33家,年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眼镜产业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30%;新材料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25%;清洁能源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7.67%。
【眼镜产业】 立足打造中国第六大眼镜生产基地,注重眼镜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形成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贸易结算、产品展示及现场体验于一体的眼镜产业生态。招引眼镜企业33家,投产22家,产值13亿元,产品涵盖成镜、镜架、镜片、隐形眼镜、眼健康等产品。下一步,设立眼镜时尚体验店、消费大卖场,建成眼镜特色小镇,打造奉节眼镜区域品牌,推动工旅融合发展。预计到2021年底,投产企业达80家,实现眼镜产业产值50亿元。
【新材料产业集群】 围绕新型墙体材料、建筑材料、纳米纤维材料和特种玻璃等产业,致力于上下延伸产业链,横向扩展产品种类,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院校合作,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渠道,推动企业不断换挡升级,逐步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协议入驻新材料企业5家,投产4家(生产防护口罩1家),产值2.4亿元。
【农产品加工】 建成三峡库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基地。围绕“4+3+X”特色产业布局,落实精准发展、精心管护、精深加工发展思路,深化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建立“企业+行业+合作社+基地+科研单位+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做精脐橙“甜蜜产业”,做优油橄榄“黄金产业”,做强蚕桑“时尚产业”,区域性营养餐、魔芋、安益佳脐橙深加工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中药材加工】 做大中药材“康养产业”,加大优势农产品、优势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申创和打造,推动县中药材协会、中药材研究院合作,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园区企业紫杉醇、10-DAB产量及效益增长明显,前胡、党参等中药材饮片加工项目实施顺利。
(李 坤)
夔云食品生产加工(李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