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截至2020年底,奉节县卫生健康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共有46个,其中:委机关1个,公立医院2个,公共卫生机构4个,参公单位3个,其他事业单位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29个(乡镇卫生院分院16个)。行政村卫生室330个。民营医院10个,个体诊所160家。乡镇(街道)卫生健康办30个、兼职办公室3个。
全县床位总数4834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3589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5.46张。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每千人口分别达1.9名、3.45名;卫生健康系统在岗工作人员共计5302人,其中公立医院3302人。全系统共有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32人,本科学历1590人;正高职称32人、副高职称242人。全县有执业医师1222人、执业助理医师461人、注册护士3052人。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292.29万人、同比增长0.78%,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266.38万人、同比增长21.47%,民营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19.5万人、同比下降72.43%。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8.16万人、同比下降3.6%,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4.12万人、同比下降3.3%,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4.04万人、同比下降4.7%。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县级次均门诊费用295.7元、同比增长99.1%,乡镇次均门诊费用51.1元、同比增长27.37%。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县级人均住院费用4725.1元、同比上涨0.86%,乡镇人均住院费用2275.5元、同比下降1.9%。
2020年,常住人口88.59万人,其中,0~14岁人口、15~64岁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17.30%、66.29%、16.41%。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07岁。孕产妇死亡率15.86/10万,婴儿死亡率3.65‰,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32.36/10万。符合政策生育率96.30%,人口自然增长率1.38‰,出生人口性别比108.71,生育秩序推进良好。
【地方经验】 奉节县有确诊尘肺病患者6650人,其中一期患者3326人、二期患者2160人、三期患者1164人,95%以上患者因从事采煤作业致病,患病人数占全市尘肺病患者总量的18.0%,为全市最多的县区,为从源头治理,奉节县扎实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积极探索,力求突破,源头治理和救治救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按照重庆市尘肺病康复站“七个一”建设标准,依托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运用现代科技元素,建成“中医馆”等特色康复站5个。建成尘肺病管理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将现代康复、传统康复、心理康复相结合,为患者免费提供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在已建成5个乡镇尘肺病康复站的基础上,计划由本级财政专项列支1500万元,按照每个站点60万元的标准,依托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明年之内再建设25个康复站,实现县域镇街尘肺病康复站建设全覆盖,方便尘肺病人就近康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奉节县探索出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四访”工作法,并成为重庆市地方工作标准,并把这一成功做法,借鉴应用到尘肺病人救治关怀工作中,每一名尘肺病患者都有干部结对帮扶,都有签约家庭医生,都有个人健康档案,干部定期走访慰问,医生定期上门送医疗服务、送个性药品、送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
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支持关闭煤矿转产到生态产业,鼓励和引导群众从事健康行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成了最直接的富民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做餐饮、办民宿、开农家乐。近五年,新增旅游从业人员7.7万人,新增种植业、养殖业8800户,建成1个直播中心、4个村播基地,孵化5000家各类网商,发展35.5万亩脐橙,33万吨脐橙有1/3通过线上销售,均价达到2.5元/斤。同时,脐橙、油橄榄、中药材“接二连三”项目相继落地,更多的人从事眼镜制造、农产品加工、旅游文创产品加工等行业。奉节县坚持用时间换空间,企业和老百姓都分享到发展带来的红利。在源头预防上,深入开展粉尘危害专项治理,严格审查新上项目职业健康条件,强化尘肺病前期预防,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研究设立尘肺病基本医疗救治救助资金,用于尘肺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救助。对参加医疗保险的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尘肺病患者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个人承担10%的费用,其余部分由尘肺病基本医疗救治救助资金支付。
建立专项生活营养补助机制,县财政每年列支2500万元,对一至四级工伤职工每人每月分档次进行补助,不重复享受低保等其他救助,若重复则按“就高”原则享受。
全县1061名尘肺病患者纳入建卡贫困户。699人享受民政救助,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就业保障,为能从事劳动的尘肺病患者开发低强度的公益性岗位218个;为不能从事劳动的,对其家人开展培训、推荐就业,同时安排公益性岗位,杜绝“零就业”家庭存在。工会、残联、慈善等相关政策也对尘肺病患者进行倾斜保障,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社会企业参与到关怀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