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医院】 2020年,医院总收入5.29亿元,较去年增长10.79%,其中:业务收入4.48亿元,下降2.36%;总支出5.01亿元,增长8.6%;收支结余2852万元。总资产8.50亿元,净资产3.52亿元,人均业务收入39.05万元。
2020年,门诊总人次425747人,同比减少14.28%。住院总人次37887人,同比减少10.19%。总手术台次11777台(含内科手术台次),同比增加14.98%;介入手术686台次,同比增加50%;外科手术6717台次,同比下降5.89%。药占比28.46%。
医院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疫情防控措施,分批次腾出疫情应急备用病床207张,定期召开新冠防控救治工作例会55次,不断修改更新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开通疫情热线,派专人去湖北黄冈运送防护物资,搭建人行天桥优化发热门诊流程,行后人员参与24小时志愿者服务,全院职工无偿献血捐款等一系列的工作。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例,疑似病例62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发热门诊接诊发热病人和核酸检测病人仍在不断攀升,取得了院内疫情零扩散、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好成绩。同时派遣医疗队奔赴三峡中心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的集中救治。
9月30日,扩建工程投入使用,16个住院科室、综合门诊、“120”急救中心和医技科室顺利搬迁至新院区工作。新院区人流、物流、车流运转正常。
全年上报不良事件215例,医疗赔付比2019年下降41.4%。16个科室共开展77个临床路径病种,收治符合临床路径人数3221人次,1871人次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56.41%;1571人次完成路径管理,入径完成率86.46%。
率先在全市区县制作健康教育处方355种并连入医院内网方便调取使用,将智能化、便捷化健康教育工作融入患者就诊全过程。加强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全年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发生。规范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1583例。上报法定传染病2210例;开展大型健康教育义诊与讲座活动17场,持续加强无烟医院建设。完成工作人员核酸检测、疫苗注射任务,切实保护了工作人员健康。
历时51天,进入患者家中走访和乡镇开展重精患者管理工作督查,共计171人次。完成33个乡镇精防人员业务培训。完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清查评估963人,120人严格按照要求出库。梳理近三年来接受治疗的患者信息,避免脱管、漏管。组建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普及精神卫生防治知识。
制定了“奉医英才”项目建设计划,促进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评选出了第一届“学科带头人”10名,“大英才”15名、“小英才”7名。引进1名硕士研究生,自主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全年招聘了105名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
全年共申报市科卫联合科研项目23项,获批2项面上项目。申报市科技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1项面上项目。通过市卫生健康委立项的科研项目结题1项。发表论文55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SCI3篇。全年共申报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28项,获批61项。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100%,学分达标率100%。强化“教、学、管”措施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专家评估。制定并实施《奉节县人民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妇产科顺利通过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验收,心内科、重症医学科获得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在建项目。完成院内新技术新项目准入63项,有51项按计划如期开展。
【县妇幼保健院】 2020年,业务收入2526.3万元(其中门诊收入1501.1万元,住院收入1025.2万元),比上年度2536.27万元下降0.39%,受疫情影响基本持平;药品收入534.24万元,占总收入的21.14%,比较上年度下降0.49个百分点。年门诊人次56871人(其中儿科19002人次、儿保13402人次、产科13796人次、妇科9526人次,中医1145人次),较上年度降低16.1%;住院2902人次(其中产科1654人次,儿科1248人次)较上年度降低8.8%;门诊人均医药费用为243.77元,住院人均医药费用3531.62元。
院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共17人参加了重庆市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培训,同时邀请市妇幼保健院周晓军、周文正两位专家来院授课,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参训达到100%。院领导带领全院各部(科)室负责人、二甲复评信息员开展条款围读,历时14天,共收集整理问题305个,梳理意见建议(方案)264个。添置更新了一批设施设备,如:Voluson E8彩超、DR、小儿无创呼吸机、光电一体阴道显微镜、孕期营养综合监测系统、PCR实验室、停车场、医疗废水处理系统和电梯等,全年固定资产投入达到822.3余万元。
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院徽作品51幅、院歌作品94首,遍布全国22个省市。经过初评、复评评选出院徽、院歌作品总得分排名前6名,确定医院宗旨、发展目标、核心理念、功能定位、院训等医院章程。停车场、医疗废水处置系统、电梯工程等均完工并投入使用。增设便民服务设施,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智慧建设中电子发票于12月正式投入使用,推行微信预约挂号。认真做好分诊、引导、禁烟劝导、垃圾分类指引等工作。
完成高危孕产妇规范化管理“黄色”预警结案2735人,“橙色”预警结案425人,“红色”预警结案27人;共管理智力障碍、癫痫等重点孕产妇25人,双向转诊管理高危孕妇128人。孕产妇死亡率为15.86/10万,新生儿死亡率为1.90‰,婴儿死亡率为3.6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50‰,均达到市级指标要求。
邀请市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产科专家进行母婴安全技术服务专题授课,组织开展母婴安全知识技能竞赛、母婴保健技能竞赛,通过“腾讯会议”APP以视频的形式开展妇幼健康工作专项培训会共11场,共培训1247余人次。接受基层妇幼人员进修学习12人,基层妇幼工作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2020年7月,产科陈利红医师荣获2020年首届全国产科手术操作及缝合技能大赛(重庆赛区)总决赛三等奖。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群众保健意识。新冠疫情期间,携手县妇联建立县及乡镇各辖区“孕妈妈微信群”“育儿微信群”,产、儿科医生及儿保工作人员分片包干为全县孕产妇和儿童提供24小时在线医疗服务咨询和疫情知识普及。
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任务分别是17000例和8000例,实际完成宫颈癌检查17014例,任务完成率100.08%;乳腺癌检查8010例,任务完成率100.12%。宫颈癌阳性个案85例,其中筛查出宫颈浸润癌7例、CINⅡ-CINⅢ47例﹑CINⅠ31例;检出乳腺癌项目阳性个案4例,均为浸润癌。孕前优生检查项目。目标任务1563对,完成检查3128人,完成率100.06%;其中男性1558人,女性1570人,双方参检率99.23%。叶酸增补项目。全县目标人群应服用人数为4556人次,新增服用人数为4307人次,增补叶酸服用率达到94.53%(市级目标90%)、增补叶酸服从依从率91.06%、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97.38%。“艾梅乙”母婴阻断项目。6112名产妇接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检测率均达100%,孕期检测率为99.97%。检出HIV阳性孕产妇6人,HIV抗体阳性产妇所娩活产数4人,所生婴儿抗病毒用药率达100%。梅毒阳性孕妇18人,产妇28人,梅毒感染产妇所娩活产数26人,均在访。乙肝阳性产妇254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娩活产数257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99.61%。
发放营养包95761盒,累计发放儿童95761人次,应领取人次111432人次,发放率为85.94%,任务完成率为91.73%,核心知识知晓率93.54%,有效服用率为93.73%。
2020年,住院活产数6154人,新生儿疾病筛查6113人,筛查率达99.33%,初筛可疑阳性112人,可疑阳性复筛111人,可疑阳性复筛率99.10%,血片合格为100%,确诊阳性34人。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6123人,筛查率达99.50%,初筛可疑人数570人,复筛人数497人,初筛可疑阳性复筛率87.19%。复筛可疑人数44人转诊到重庆市儿童医院,确诊6人。0~6岁儿童残疾筛查人数44956人,初筛疑似残疾人数705人,复筛637人,复筛可疑176人,诊断检查110人,其中诊断检查检出残疾50人。
制定辖区项目方案及质量评估标准,全面进行眼保健社会宣传,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项目培训、0~6岁儿童眼保健项目督导,定期对确诊眼疾病的0~6岁儿童进行追踪随访,早发现,早矫治,有效降低儿童视力异常率。与重庆市爱尔眼科建立全县可疑眼病与视力异常儿童双向转诊机制,0~6岁儿童眼保健与视力检查44956人,覆盖率达94.34%以上。6岁儿童视力检查6148人,不良检出96人,不良检出率为1.56%。
发放药具288549.939元,其中口服避孕药22491板共138381.37元,宫内节育器563套共10387.33元,皮下埋植剂23套共1035.00元,外用杀精剂5720盒共74104.052,避孕套305375只共64642.187元。
全县共有153所托幼机构,其中有141所建立了保健室,建立率92.16%;全县共有128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价合格,合格率为83.66%;全县托幼机构新入园儿童数3852人,完成入园体检3842人,入园前体检率99.74%;全县托幼机构在园儿童年度健康体检应体检人数20821人,实际体检20541人,体检率98.66%;全县托幼机构在园职工数2088人,其中接受年度健康体检人数2030人,在园职工年度健康体检97.22%;全县托幼机构在园儿童低体重人数240人,低体重率1.17%;全县托幼机构在园儿童轻度贫血人数1338人、中重度108人,贫血患病率7.1%。
规范全县《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管理。全县机构内活产6154人,共向市妇幼保健院申领证件6000张,签发机构共申领5343张,使用证件6528张,包括首次签发6383张(其中机构外首次签发70张,机构内首次签6313张)、换发82张(其中历史换发17张、机构外换发5张)、补发136张(其中历史补发10张)、作废证件4张。2020年出生且完成首次签发证件5993张,年度首次签发率为97.38%;7天内合格预签发率为98.46%、废证率为0.06%,全县各项签发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
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系统上报产妇数2233人,合并症1320人,其中达到危重症标准的孕产妇2人,监测率达100%。
全县发放母子健康手册6650本,计划怀孕发放693本,孕妇发放5408本,儿童549本,母子健康手册发放率为99.14%。
在全县助产机构设置孕妇学校、早教课堂,定期开展妇幼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惠民政策,普及健康知识,共计开展义诊宣传活动273场,群众宣讲248场,咨询服务4318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3种38638份,微信平台宣传532次,网站宣传81次。
全县结婚登记人数11750人,婚检总人数4703人,婚检率为40.02%,婚检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并达到市级要求。
开设孕产期保健门诊。开设VIP单间病房4间,住院环境温馨、舒适,供不应求,使用率达到100%。建立分娩镇痛中心。倡导自然分娩,切实降低了剖宫产率。2020年,无痛分娩率为34%,较上年度(11.6%)增幅达到193.1%,剖宫产率为44%,较上年度(46.2%)下降幅度为4.8%,为全县二级医院中最低;占辖区分娩量的24.47%,较上年度(22.01%)增幅为11.13%。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做好疫情防控和物资储备保障工作。预检分诊、发热诊室24小时常态化值守,严格执行限制陪伴和探视制度,提供线上预约挂号服务。建立“互联网+医疗”一对一帮扶联系,增设妇幼健康知识线上课堂和孕妇学校课堂,24小时免费提供咨询服务,网上微信及电话咨询问诊共2680余人次。建立医务人员疫情防控培训考核制度,全院累计培训21次900人次,考试考核3次,应急演练2次。
【县中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一定贡献。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组织捐款、落实一线医务人员待遇。按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充分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规范发热门诊;强化六诊和住院病区管理,规范入院流程,作好住院病人陪护管理;加快实验室改扩建,PCR实验室建设,落实“应检尽检”;储备足量的防护物资,严格保证本单位满负荷运转45天需求量。派出医护人员48名,支援安坪镇、飞洋世纪城、紫薇山庄、宝澜顿、永安街道、夔门街道等集中隔离点承担临时医疗救助任务;成立专家组,分别到32个乡镇卫生院、集中隔离点进行检查指导;抽调57名医护人员到县卫健委医疗救治组、疫情防控组、县疾控中心参与各项救治任务、流行病行调查、采集咽拭子、数据统计分析等;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综合治疗的作用,开具中药预防方,结合艾灸、穴位敷贴、中华传统养生良方八段锦和呼吸操视频教学等多形式的干预措施,提高全县市民的免疫力;派出8名中层以上医务人员到8所学校兼职卫生副校长。撰写的文章《抗击疫情中医药在前线》被重庆市卫健委办公室《重庆卫生健康情况》中医专刊刊发。
10月,完成了外一科、外二科的分科建设。以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带动学科发展。肺病科、脾胃病科被市卫健委确立为市级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完成专科建设工作计划并按期报送至市卫健委中医处。在山东帮扶专家孙金龙副院长的帮扶下新建了奉节县首个专业治疗不孕不育症的科室,科室的人员梯队、工作规划和业务内容,已经按照计划顺利开展。检验科建成PCR实验室,逐步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工作。以新技术的开展推动学科发展,部分医疗技术的开展填补了院内、县内乃至区域内技术空白。功能科在鲁渝扶贫协作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开展胃肠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腹腔包块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置管等;内一科与放射科联合完成首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填补了院内技术空白;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心包异物取出术;外一科开展乳腺微创旋切手术;骨科成功开展一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新型保髋手术。2020年,共申报市级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项,成功立项8个。
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妇产科开展《产后乳房湿热敷加穴位按摩在临床中的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妊娠恶阻》,内二科开展《皮内针在慢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康复科拓展业务范围,开展首届膏方节;继续推行三伏贴、三九贴等治未病服务;开展中医禁食疗法等新业务。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相关工作,来明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于2020年底进行了验收;曾凌文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功立项。临床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27项,实施中医护理方案29种,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内容对病人进行辩证施护,突出了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拍摄“太极拳”“八段锦”宣传(教学)片,宣传了中医药文化,打造中医保健新时尚。
药品采购总额为3841.23万元,其中中药饮片采购额约886万元,占药品采购总金额的23.07%;基本药物采购815.80万元,基药采购金额占比29.54%(二级公立医院基药占比应≥40%)。修订药品配送企业准入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落实“4+7续标药品采购”“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药品”任务。严格执行药品采购“两票制”。
【奉节中心血站】 2020年,采血车累计乡镇采血67天、街头采血361天。采集全血11931人次,共计采血量21792个单位,临床用血量20593个单位(其中全血26个单位,悬红20567个单位),血小板采供量372个单位,再次创下历史最高水平。采供血片区继续保持了临床供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采供血片区千人口献血率奉节县9.86‰,巫山县8.17‰,巫溪县1.17‰。三县400毫升采血率82.5%,居全市血站前列。
年采血量突破四吨,保障了奉、巫三县临床用血和用血安全;继续保持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无偿献血100%来自街头自愿的“双百”目标。顺利通过2020年度市卫健委组织的血液安全督导检查。开展献血者和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2次,满意率99%以上。街头无偿献血率100%;HIV疫情报告记录完整、送检及时。共检测酶免标本12161人份,检测不合格数471份;检测核酸标本11881人份,检测不合格数19份。有效避免了因“窗口期”导致输血感染事件的发生。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室间质评9次,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室间质评4次,合格率100%。
2020年6月14日,开展“安全血液,拯救生命”为主题的“世界献血者日”活动(易晓妹 摄)
(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