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安坪镇位于长江南岸,黄金水道流经安坪30千米,长江库岸线生产了全县十分之一的奉节脐橙。辖区有9个村3个社区、12677户38265人,距离县城32千米,面积154.08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230948亩,其中林地面积187541亩,耕地面积39385亩,地形呈三角形,海拔在146米至1557米之间,分江边低山区,主要种植脐橙。中山坝区,2000多亩良田发展大棚蔬菜和晚熟脐橙。高山区,种植果木、烟叶、药材等。
【疫情防控】充分发挥17个支部堡垒作用,采取“党员+群众”“党员+志愿者”“行业党组织+党员骨干”等方式,开展“防控疫情、党员先行”“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等活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广大党员响应号召,服从大局、主动担当,轮流值守、严把路口。全镇党员干部300余名参与疫情防控,设置交通卡口4个,建立集中隔离点3处,摸排核查返乡人员2784人,居家隔离512人,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53人,实施核酸检测217人,成功救治新冠肺炎患者5人。
【脱贫攻坚】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做实兜底保障1252人,落实公益性岗位149个,其中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公益性岗位解决43人就业。整修山坪塘、水库,新建水、供水管网、人饮水池和整修水池工程共计185处,改善3200户11365人饮水安全。全面落实补助、资助、贷款等政策,开展送教上门,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落实医疗保险资助,严格将住院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全面开展建新拆旧“户户清”行动,规范设置安全住房标志牌1582块,危房改造632户,易地扶贫搬迁267户1120人,农房收储183户。全镇262名帮扶责任人常态化走访贫困户1229户,开展贫困户创业培训98人次、电商培训50余期,贫困户住院自付费用控制在10%以内,全面清理2015—2020年扶贫项目72个,对自审发现的12个问题实行整改,贫困发生率消减为0,贫困户认可度达97.4%,扶贫对象1229户4658人,已经全部脱贫,顺利通过市级成效考核、国家级三方评估及东西部扶贫成效考核。
【综合发展】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2亿元,培育市场主体133家,全镇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371家。打造鲁渝协作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园,组建返乡创业协会,围绕3个集镇运用“中心工厂+卫星工厂”模式,发展车间19家。提档升级17亩双拱双膜连体智能蔬菜大棚,建成品种选育、观光示范基地。完成脐橙果园统防统治和土壤改良5000亩,投入560万元打造三沱村脐橙智慧示范园,升级轨道公路两用运输车。成功入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藕塘脐橙观光示范园区完成规划设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助推“醉白帝”系列果酒走上市场,成功延长脐橙产业链条。
【基础设施】 完成下坝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将场镇空余场所全部绿化,维修损毁管网13处。完成下坝对外交通硬化道路14千米,安装场镇视频监控35个点,建成下坝龙安桥、水井桥。完成海角、小治、合一、三马、望江等村硬化公路35千米,新建和整修小治、天鹅蓄水池5个共计2300立方米。安装三沱、藕塘等村路灯200余盏。启动新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
【乡村振兴】 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推进三沱村示范村建设,全面打造“三沱橙”数字脐橙全产业链,基本完成三沱智慧脐橙园建设,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电商延伸服务,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划分网格管理社,让群众全面参与进来。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转运体系,建立生活垃圾投放点24个、易腐垃圾堆肥区3个。做强集体经济,丰富经营业态,全年实现集体经济收益36万元。
【社会事业】 投入240万元建成安坪养老服务中心和海角、三沱、小治、广营4个养老服务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844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80%,残疾人两项补贴、辅助器具适配到位,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特困生活补助和临时救助445万元。完成D级危房改造6户,实施住房提升40户。开展“微电影进院坝”活动30余次,开展大型演出等宣传活动8场。为各村配备图书660册,制作“村村通”广播自办节目70个。开展应急演练4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8场次,调解纠纷70余起,办理刑事案件15起,办理治安案件43起,矛盾纠纷化解率100%。
2020年4月9日,2020重庆视觉扶贫行动(李胜龙 摄)
(安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