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羊市镇位于长江以南,S105省道穿越境内13.1千米。地处奉节九天龙凤、云阳龙缸、恩施大峡谷国家级景区联动带,自古以来就是“云奉利边界”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俗称“羊子嵌”。全镇有2个社区、5个行政村,5551户,户籍人口16032人,城镇常住人口5542人。海拔200~1300米,面积66.7平方千米,耕地2.3万亩,林地7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5%。5家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先后流转土地10000亩,利益联结约1500户,建成万亩晚熟脐橙园;种植青红脆李、冬桃、红心柚等特色小水果2000亩。发展中药材、莲藕、粉条、山羊、小龙虾、生态鱼等种养企业37家。
【疫情防控】羊市镇坚持分级负责、分工落实、分层管控、分类管理,全面动员、全面出击、全面禁流、全面监测,全镇78名镇村干部,31名医务人员、8名警员、21名无职党员、32名志愿服务员和23名社长、48名里程长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守住了夔西南66.67平方千米的一方“净土”,疫情零发生。
【脱贫攻坚】羊市镇按照全县“1486”的攻坚体系,压实46个网格责任、11个行业责任和173个帮扶责任人责任。全力推进定点督战、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614户贫困户、2199人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0%,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按照“短期靠政策、长远靠产业”的思路,强化“产业+就业”工作,全镇贫困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150.5元,2020年较上年增长18.77%。
【基层治理】 在兴安社区以“三长制”“三面旗”为抓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逐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善治”的目标。万兴村依托“1446”治理体系,依靠一个堡垒,动员党员、群众等参与治理,推进“管水管路管服务,同心同向同致富”。建立“老吴工作室”,践行“四心”宗旨;采取“四有”接访;坚持“四种”原则;用好“四个一”机制,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共计76起,两个村实现信访零发生。
【绿色发展】“四个体系”精细化推进场镇管理。“分网格”管理体系。将场镇划分8个网格,“干部+党员+群众+公益岗位”四位一体的管理队伍推进场镇“四管”。“一长四员”责任体系,负责各网格内的政策宣传、清扫保洁、卫生督查评比、收集民情民意等。“主动+行动”工作体系,共建“摊齐门、车归位、街整洁、人守规”的边贸小镇。“三级”考评体系。对接县上督查评比,让场镇建设有“高度”;马路办公抽查评比,让场镇管理有“温度”;网格季度检查评比让场镇治理有“精度”。
围绕“一棵树”全镇发展特色产业晚熟脐橙,年产值约300万元。完成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认定——大淌村晚熟脐橙,县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认定——渔灯社区。对标全县“4+3+X”“三带”特色产业布局,其余村社发展青红脆李、冬桃、红心柚等“小规模、多品种”山地特色效益农业。
投入859.1万元修建10.9千米“四好农村路”,让1000余名群众受益。完成标准化水厂建设,让城镇3000名群众的饮水提质。场镇污水管网建设协调处理群众矛盾16次,下水道清淤、污水提升罐整修、井盖维修等市政设施维护费用3.2万元。
完成53户农村旧房整治,建新拆旧拆除46户,改善居住环境。完成3千米污水二级管网改造工程,减少生活污水直排。打造30户美丽庭院示范带动,提升乡村环境。站所室互联互通开展乱占耕地建房摸排、违法建筑巡查、风貌管控,规范建房审批程序。制作了羊市镇建房手续审批及风貌管控公示牌50块,管住农村建房环境。
【社会事业】 低保兜底保障308人,特困救助95人,转移性支出年超过200万元。临时救助金额超22.4万元,解群众急难。兑付改厕近补助104万元。推进“服务”改革,上门开展老年人指纹认证40余人次,服务延伸到“一线”。渝快办代办营业执照73份,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完成40份易地搬迁房产证办理,为群众办实事。投入扶贫资金8万元,改建大淌村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开展送文化下村8场次、送电影进村40场,丰富群众生活。
【安全稳定】 开展安全执法400余次,检查车辆2040台次,教育劝导车主400余次。开展食品药品执法检查60余次。开展烟花爆竹集中检查3次,随机抽查7次。高层楼房消防检查4次,应急演练7次。
(高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