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奉节县兴隆镇位于渝鄂边界七曜山山脉和巫山山脉连接带上,位居重庆市东大门——绝世奇观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腹地。全镇辖区面积347.23平方千米,辖20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5.46万人。小城镇建设面积达2.0平方千米,城镇居民2.3万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0%,并享有“天然森林氧吧”的美誉。境内有九盘河景区、天坑地缝景区、桃源河景区、茅草坝景区、龙桥河景区六大景区和80多个重要景点。
【脱贫攻坚】“四大体系”推动“四访”见实效。完善了每周联系、每月通报两工作机制,搭建了线上交流、线下保障两个交流平台,建设配备了小寨、回龙2个四访工作室,建立了镇、联系村领导以及村级网格长,分类落实了“四网”网格员,实行了问题销号清单化、分类处置公开化、代办服务人性化,同时以小寨村为试点,探索流动服务站建设,着力解决外出户走访难的问题,小寨村干部走访“551”和回龙村干部走访“11531”工作模式大力推广,川鄂村烟草技术员杨吉华农技随访得到专题报道,医生巡访、教师家访工作得到老百姓大力称赞。“四大行动”力促“四议”规范化。推行群众代表评议“定期办”、村民自治组织商议“大家谈”、村两委会议“上台面”以及监督委员会审议“办决算”四大行动,确保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十大行动”助推脱贫出成效。实施健康医疗、产业、生态等十大专项行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产业发展】 发展高山生态蔬菜种植1万亩,烤烟种植6584亩,发展白肋烟1650亩,种植中药材15653亩,开发公益性岗位581个。严格执行“两线合一”,逐步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标准。累计发放低保金700余万元。受益低保户881户2388人。建设中药材、电子厂等2个扶贫车间,打造出“三峡原乡”“六垭人家”“龙门客栈”等乡村旅游品牌。
【宜居地建设】 实行“分片包干、分线作战”的工作模式,通过宣传动员、上下联动、依法强拆三结合方式全力维护建房秩序。自清零行动开展以来,共组织违法建筑集中拆除行动5次,拆除违法建设面积共4672.7平方米。场镇外51户违法建筑中,采取没收违法收入的处理方式共15户,共计没收违法收入444458元。通过严把审批关口,强化审批后的监管,严格审批面积、层高要求等标准。杜绝“未批先建”或者“批少建多”的违法现象等方法严控违法源头。
实行兴隆街错时停车,依法纠正占道经营61处,拆除占道棚亭8处,规范停车130余起,对兴隆街、金凤路等路段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同时购买花盆对街面人行道进行花化、美化,夯实生态康养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正在探索“五养”模式、“五型”康养、打造康养旅居、康养旅游高品质宜居地。征迁快建同步实施,夯实生态康养基层基础。践行“踏破一双鞋底,磨破一张嘴皮”的作风,采取多人包户、天天见面,多方联动,相互配合的方式,攻坚克难,共完成土地征收165.87亩,房屋签约36户,房屋拆除77户,坟墓搬迁完成93座,养老保险办理完成137人。建设完成安置点一、点九扩容,统建还房安置完成264户。
【项目建设】 围绕“强基础、兴产业、抓增长、促稳定、保民生”的思路,坚持发展为重,民生为本,争取项目资金,投资757万元,推动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个,投资1130万元完成夔龙术广场、污水管网治理等城镇提质增颜建设项目。投资60万元,建设完成2个高标准养老服务站。启动规划和府山庄高端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投资680万元启动石乳河健身步道、星级养老服务站等休闲文化建设项目。投资近2亿元,建成致胜楼、驿丞署、百驿门、戏台、马神庙等标志性景观建设、完成“巴楚驿城”文化节点打造及水系景观布置,启动并完成先秦到明清四个大院的建设,全面拉开巴楚驿城旅游景区格局。
【疫情防控】 自抗疫工作开展以来,兴隆镇机关干部100余名,村社干部320余名,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全体机关干部全部下沉与村(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筑起防御疫情的坚固防线。成立7个临时党支部,构筑疫情防控堡垒,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排查和监测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工作目标,投入医护人员60余名,警力30余名,设立57个交通卡点,启动“白+黑”24小时模式,医警同心、逐一排查,用实际行动守护兴隆的安康。发动290名志愿者尽己所能、逆流而上,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构筑疫情防控的一张“防护网”。发动350余名消毒员,每天开展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对全镇重点人员、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垃圾清运、公共场所等地进行消毒处理,累计消毒面积达60万平方米。20个爱心企业和个人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为兴隆镇无偿捐赠防疫物资共计5万余元。
【招商引资】 成立兴隆镇商会,吸收商会会员80余名。建立了兴隆镇民营经济协会联盟,下设有高山腊肉协会,农村电商协会,农家乐协会等。建立由镇联系村领导定点帮扶企业的制度,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开展“进企业”活动(即“主要领导走访进企业,政策宣传进企业,政策兑现进企业)。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现场办公相结合的方式,以领导包片、科室包村、村社包户的方式开展全覆盖走访,共划分网格26个,发动镇村干部55人,走访企业492户,其中餐饮业164户,种植业175户,其他153户,填写调查问卷506份,清理“空壳企业”165家,收集企业建议196条,现场解决企业难题11个,反馈解决企业难题32个。
【经济发展】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组织带动产业创收,引进中药材、烟叶种植、高山蔬菜、农家乐、民俗驿站等知名企业,通过借物还物、资产入股、务工联结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入企入社全覆盖。联结贫困户1826户,非贫困户965户,采取“保底收益+分红”“先租后股”等方式,实现收入8300余万元。结合兴隆镇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康养经济,培育夜市经济,吸收社会投资1300余万元,新建民宿旅游点4处,培育2家民宿协会,启动龙门客栈、卡麂坪等民宿旅游的提档升级。新增夜市门店100余家,规范地摊点280个,新增农家乐106家,民营企业2个,个体工商户554家,实现税收收入4361万元。
回龙村一角(李先焰 供图)
(李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