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太和土家族乡处诗城西南一隅,距县城105千米,幅员134.6平方千米,辖7个村,1个社区,39个村民小组,4713户14298人。耕地37634亩,海拔1000~2058米,森林覆盖率85%,南高北低,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无霜期180天。公路310千米,硬(油)化公路110千米,国省县乡村道“四射多环”。一贯制学校1所,完小1所,村小2个,卫生院1所,分院1个,卫生室8个,场镇2个。
【经济发展】 以烟草公司、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等为依托,种植烟叶1.1万亩、创产值3500万元,种植中药材1.5万亩,创产值4000万元,饲养猪、牛、羊牲畜1.1万头,创产值3500万元。烟叶、药材、畜牧3个“万字”产业覆盖全乡,真正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能增收”,人均收入跨万元。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分别投入到光伏发电、仓储物流、渔业养殖、辣椒种植等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分红40万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
渝鲁东西扶贫协作项目菌棒厂于9月30日完工,500头奶牛场年底完工,库容40万方尖山水库投入使用,太和至云雾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施工,正邦集团生猪全产业链项目进驻太和,尖山风力发电项目正紧锣密鼓开展前期勘察工作。
【基础设施】 对全乡近40千米的泥结石路进行了整修,在乡内主干道上增设错车道63处,实现村村通、社社通、户户通,形成“四射多环”交通网络。修建集中供水水池56口,分散供水农户524户。各村完善了供水管理制度,明确了专人管理,确保饮水安全。实施C级危房改造116户,D级危房改造103户,参照D级危房改造9户,异地扶贫搬迁173户,参照异地扶贫搬迁9户,土坯房改造111户。共计使用卫生厕所户数3496户(其中实施厕所改造户数2283户),复垦47户,农房收储24户,减少了农户改善住房条件的经济成本。
【脱贫攻坚】 金融扶贫,促进发展。2020年贫困户共申报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续贷24户118万元(其中还本续贷19户93万元,无还本续贷5户25万元),实际放款19户91万元(余下5户正在办理中)。小额贷款的落实,为贫困户解决了发展产业的资金问题,增强了内生发展动力,壮大了产业种植规模,提高了生产经营性收入。
组建帮扶团队,压实帮扶责任。为全乡18户未脱贫户分别新增1名县管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增强帮扶力量,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入户走访1次,监测对象的监测责任人每周至少走访1次,实时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成功帮助未脱贫户达到脱贫标准。政策扶贫,用心用情。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落实贫困户医疗救助政策,确保自付费用低至医疗总金额10%。强化种植和养殖业培训,2020年共计培训277人。2020年进村入户召开院坝会、群众会、家庭会共计93余次,宣讲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等会议内容,宣传惠农惠民政策,化解群众矛盾。督促改善人居环境卫生,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鼓励群众争当“清洁家园和谐邻里户”。
【生态建设】 建立层层监管责任体系,落实机关和属地监管责任,加大对破坏生态资源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全年共出动森林执法检查200人次,处罚非法砍伐、贩运林木10万元,切实保护了生态资源。以良家村烟叶、尖山村药材为依托,大力发展集生态观光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繁荣土家民族文化,全乡机关干部、群众、在校师生以“土家山歌”“摆手舞”等土家民族特色节目,迎接八方来宾。
【疫情防控】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率先设置关卡,封锁小道,切断与湖北交流途径,抽调乡干部、卫生院派出所、各村两委人员、志愿者200余人24小时蹲点值守,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排查;劝导群众推迟或取消婚嫁等宴请活动20余起,从简办理丧事2起。打好了疫情防控第一战。不等不靠,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太和土家族乡积极落实县委县府复工复产工作部署,为解除隔离的湖北返奉人员开出解除隔离通知书,安排专车在关卡实行无接触接受湖北化肥,积极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和春耕播种。
太和土家族乡七星湖风光(太和乡 供图)
(太和土家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