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长安土家族乡位于“两省四县市”交界处,面积274平方千米。耕地3.4万亩,林地14万亩,草地近7000亩,海拔从200米到2100米不等,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茅草坝滑雪场、高炉淌露营基地、湿地花海、四十二坝水库、白龙寺等旅游景点。盛产牛膝、党参、云木香、天麻、贝母等中药材。
【脱贫攻坚】 靶向发力拔穷根,紧盯增收困难对象户,开发公益性岗位91个、护林员31个,推动“零就业”家庭持续增收。共建“中药材观光园”,与19户未脱贫户创新三种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未脱贫户户均一亩中药材,一期分红25000元,二期分红预计可达50000元。综合施策固成果,紧盯项目进度,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九里社区杨家槽安置点建设,安置贫困户12户42人,套内面积达1050平方米,总投资340万元;完成15户旧房整治提升工程,建新拆旧70余户,申报金土工程搬迁11户40人,完成119户易地搬迁办证资料会审。紧盯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实现全覆盖,其中分红超10万的村1个,股均分红30余元。问题清零迎普查。针对各级各类审计检查反馈问题,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限时销号管理,整改问题不留死角;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面访率86.82%,代答率1.13%,群众认可“明显改善”100%。
【产业发展】 扩大种植规模。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建成集中连片牛膝、云木香、党参、贝母基地,套种厚朴、黄柏9000亩,基地规模达3万亩。完善设施配套。用好产业扶贫政策,建成产业路5千米、生产便道10千米、抗旱池2000方、烤房12座,新建泥结石路2000米,建成新和村小型初加工厂1处、生产线1条,配套晒坝1200平方米。建成中药材观光园200亩,在建五坝村一二期中药材初加工厂房9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可达5000吨。邀请西南大学、县林科院等专家团队,就产区土壤改良、品种升级、初加工等开展科研攻关,提高药材价值。招商引资中药材企业4家,建成“孟源”川贝基地800亩、“鹤江”党参基地2200亩、“娅杰”天麻基地500亩、“裕宇”牛膝基地300亩。
【基础设施】 奉建高速长安段征地总任务642亩,占奉建高速奉节境内征地面积的一半,项目在八角村8组设互通一处,并配套建设至兴隆的旅游快车道,完成红线内坟墓拆迁60座,锁定房屋14户,征迁进度居全县前三。完成投资372万元的西槽村马家亚河至甘龙潭4.11千米通组通畅道路建设工程。完成投资275万元的石罐村至大营口路、歇马村至杨柳路3.843千米通组通畅工程,打通了长安至巫山、建始的出境大通道。完成投资80万元的西槽村后扶项目1.2千米道路建设,投资577万元的石罐村、五坝村5.207千米“四好农村路”建设已完工待验收。全乡整治村道170千米,启动硬化6处14.343千米,全乡共硬化道路171千米,硬化率达75%。
共安装饮水管道8000米,总投资30余万元。协调建始电力公司、奉节电力公司,完成五坝村1、2、3组库区临时用电线路改造,涉及农户120余户300余人。全乡D级危房改造电表上户600余户,完成九里场镇、安置点线路改造,新增八角、石罐、西槽、五坝、新和、川前6村10千伏线路改造40千米,新增变压器28台。整改全乡低压线路1000余杆80余千米。
【民生实事】 落实好农村五保、低保、贫困救助等农村惠农政策。共新增低保户20户39人,五保户8户8人,临时救助资金拨付62.95万元,累计解决困难群众315户,在脱贫攻坚的大环境下,及时做好动态调整,全面确保老百姓“两不愁三保障”达标。统筹抓好城乡养老保险、就业生活保障机制的落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超龄困难人员100%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特殊困难人群100%享受参保资助。城乡居民医疗参保人数达1.4万人次,办理慢病卡382张,发放小额贷款210万元,开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35个,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3位,扶贫公益性岗位43位。
(石林利)
露营生活一角(长安乡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