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0年,云阳县围绕果品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以提高管护水平为抓手,提高组织化程度,积极谋划市场,促进果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全县果品面积达2.73万公顷,实现产量36.62万吨,产值23.02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4.2%、39.9%,其中柑橘面积2.1万公顷,涉及29个乡镇(街道)217个村(社区)1288个社7.25万户30余万人,产量25万吨,产值13.21亿元;其他水果11.62万吨,产值9.81亿元。云阳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属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综合科、生产发展科、市场信息科,核定事业编制27名,现有职工24名,其中副高级农艺师5名、农艺师及以下19名。
【品牌建设】 确立“云阳红橙”统一品牌,统一制作《云阳红橙,幸福之橙》宣传片,携手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放广告,全方位宣传云阳红橙。政府持续加大促销力度,制定《2020年度晚熟柑橘营销奖补申报办法》,制作“云阳红橙”系列包装,继续对统一使用系列包装的营销主体进行奖补,促进营销企业使用统一包装对外销售,提升云阳柑橘品牌的知名度。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的模式,通过线下开展节会促销、客商统一收购,举办三峡柑橘·云阳红橙交易大会暨第六届电商节消费扶贫活动,线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微信、淘宝等平台,打开云阳红橙销售渠道。“云阳红橙”品牌在2020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价值11.21亿元。
【果品产业】2020年全县围绕《云阳县柑橘产业三年倍增计划行动方案》,紧抓扶贫主导产业发展,主推“纽荷尔脐橙、红肉脐橙、伦晚脐橙”三大优质品种,通过查漏补缺、补植补造和新植,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新建果园1613.33公顷,其中柑橘1266.67公顷、桃李及其他水果346.67公顷,改造低质低产园1156公顷,全县柑橘面积进一步增加。协助乡镇完成调运柑橘类种苗46余万株,为全县柑橘产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继续抓好柑橘政策性保险,完成柑橘政策性保险面积1万公顷。编制云阳晚熟柑橘、中熟柑橘技术规程,覆盖柑橘生产各个环节,为全县柑橘产业标准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示范推广柑橘生产配方施肥、保花保果、整形修剪等“五大集成”技术6666.67公顷,真正让果农管好柑橘、卖好柑橘。创建一批示范点,通过专家定点指导、重点技术环节技术蹲点的方式打造耀灵镇柑橘示范果园、凤鸣镇李子示范果园,示范宜机化果园建设,推广应用农机农艺配套、水肥一体化和覆盖抗旱技术。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推进凤鸣、江口、红狮、普安田园综合体的柑橘等水果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围绕脱贫攻坚、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等抓实技术培训和服务,全年开展各类培训80场次,培训果农8500余人。
2020年12月13日,三峡柑橘·云阳红橙首届交易大会,主播现场推介云阳柑橘(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 供图)
2020年11月27日,普安乡云阳红橙采摘销售(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 供图)
【市场主体培育】 围绕“小规模、多品种、高质量、好价钱”,积极引进培育有能力业主参与果园流转,提高产业集约化经营程度,提高农业效益,加快果品产业发展。全县培育柑橘农业企业、果品专业合作社、三十亩以上的大户1500余户,五百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45家,一千亩以上的农业企业15家,全县柑橘产业流转经营面积达到1万公顷,大基地小单元的良性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围绕“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做文章,一是大力发展柑橘初加工,在养鹿、双龙、凤鸣等地建成2个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及36个产地预冷预贮库,冷贮能力达5万吨以上;建成每小时处理能力10吨的商品化处理线17条,提高柑橘产品的商品性。二是加强柑橘出口基地备案,成功备案云阳鑫池农业、重庆千庄农业、云阳龙兴专业合作社等5家柑橘出口基地。三是果旅融合发展,以“春赏花、秋采果”为主线,盘龙特色水果近郊游、龙角柚子节等一大批以果品为主线的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推动果业接“二”连“三”。
【云阳红橙】 云阳县位于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曾盛产柑橘,被列为朝廷贡品,汉朝时还专设橘官进行管理,历代县志均有记载。1949—2000年,柑橘生产经历副业、特产和量产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云阳县主导产业。近年来,全县紧紧抓住移民产业发展、退耕还林、绿化长江柑橘经济林建设和脱贫攻坚的机遇,充分发挥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合理搭配品种,实行错位发展。云阳红橙种植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规模与产量位居重庆市前列。
云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立体气候特征显著。年均日照时数1528小时,年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145毫米,≥10℃有效积温5994℃,无霜期长达304天。境内岭谷地貌明显,以山地为主,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PH为5.5~6.2,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将县境分为六大块,呈现“一江四河六大块”的地貌特征。海拔400米以下平行岭河谷地区成为云阳红橙最适宜生长地带,独特的自然环境成就了云阳红橙耐贮存、皮薄光滑、果肉均匀、脆嫩多汁、甜酸爽口的特点。成熟期11月下旬至3月下旬,果实成熟后近圆球形,色红形美,含大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且有果香味,平均单果重200克,可溶性固形物11~15%,可食率74%以上,维生素C(毫克/100毫升)≥44.2,总酸(克/100毫升)≤0.8,固酸比≥16.0,深受消费者喜爱。
云阳红橙种植范围包括巴阳、人和、盘龙、云阳、养鹿、双龙、高阳、黄石、江口、南溪、龙角、凤鸣、新津等29个乡镇(街道),发展面积2.1万公顷,年产量25万吨,年产值12亿元,带动10万余户和30多万人增收致富。全县培育云阳红橙农业企业、果品专业合作社、三十亩以上的大户1500余户,五百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45家,一千亩以上的农业企业15家,在养鹿、双龙、凤鸣等地建成2个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及36个产地预冷预贮库,冷贮能力达5万吨以上;建成每小时处理能力10吨的商品化处理线17条;成功备案云阳鑫池农业、重庆千庄农业、云阳凯盟农业、云阳东进农业、云阳龙兴柑橘专业合作社等5家云阳红橙出口基地,云阳红橙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甘肃、山东、陕西、广东、云南等国内10多个省份,出口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2008年云阳红橙荣获“重庆名优柑橘优质奖”,2012年云阳红橙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并荣获“重庆晚熟柑橘节优质柑橘金奖”,2019年云阳红橙荣获“第二届三峡杯优质晚熟柑橘评选”脐橙类金奖,2020年云阳红橙在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超过10亿元,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华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