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云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不同而变化。2020年,全县总体涝重于旱,暴雨洪涝较常年偏弱,气象灾害总体较常年偏轻。年平均气温18.3℃,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下同)偏低0.1℃,县城极端最高气温为39.3℃(8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12月21日),乡镇(街道)极端最高气温为44.3℃(南溪镇花果,8月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4.3℃(桑坪镇,12月21日);年降水量11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冬季降水量为100.5毫米,春季为170.5毫米,夏季为634.1毫米,秋季为203.9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冬季偏多114%,春季偏少40%,夏季偏少26%,秋季偏少26%;年日照时数1195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3%;全年共出现2次强降温、7次区域性暴雨和1次大风天气过程。主要出现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晴热高温、干旱、雷电、大雾、连阴雨、强降温、风雹等。
【气象信息】 2020年,云阳县发布预警信号84期,重大气象专报5期,重要天气服务快报19期,专题气象服务38期,短时临近预报50期,雨情通报23期,高温通报18期,发布“云阳县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警”5次,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4期。县气象局召开专题会议3次,印发相关文件14份,压实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督查,协调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联合开展灾重天气会商研判13次。气象观测数据可用性99.93%,及时率99.94%;传输质量99.99%,超过考核指标。灾重天气继续名列前茅。准确预报“6·11”“7·16”等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发布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预警9期,暴雨预警信号14期、各类服务材料300余期,手机短信600万余人次。县融媒体中心建立优先传播气象预警信息机制,与文化旅游委签订应急广播传播气象信息协议,协调兴云集团利用城市路灯传播气象信息。
2020年4月8日,重庆市减灾委到云阳检查自然灾害防治汛前准备情况 (县气象局 供图)
【人工影响天气】 2020年,云阳县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59站次,发射人雨弹2200余发,全县人影弹药、装备维护、人员培训于2月下旬全部到位,成功遏制4次大的冰雹天气过程。
【气象科普】 2020年,在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中国气象报、重庆市气象局门户网站、云阳县人民政府发布信息100余篇。深入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全年科普教育基地接待参观1000余人次,发放资料1万余册。做好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周、民法典、宪法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及时报送宣传信息、活动总结等综合性材料50余篇次。
2020年3月21日,云阳县气象局组织开展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县气象局 供图)
【疫情防控】 云阳县气象局成立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会议安排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和上级部门对接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14名干部职工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并将防控责任落实到人。抽调4名支部党员组成疫情防控突击队加入到共驻共建社区的疫情防控队伍中去。同时到农村开展疫情宣传,通过电视天气预报和平台发布防控提醒、工作通知、气象服务300万余人次。
【脱贫攻坚】 2020年,县气象局12名职工结对帮扶宝坪镇56户贫困家庭,拨付扶贫工作经费8.7万元,扶贫消费2.6万元,提供公益岗位4个。完成龙角吴茱萸、凤鸣现代农业园、芸山农业气象物联网建设,总结吴茱萸、三峡阳菊的气象生长指标。开展柑橘气象指数保险,云阳红橙登上央视,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
2020年12月28日,云阳县气象局联合宝坪镇桂坪村驻村工作队开展院坝会(县气象局 供图)
【安全生产】 按照安全生产“三下降”“两杜绝”目标,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印发《云阳县气象局2020年气象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云阳县气象局2020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云阳县气象局关于开展2020年雷电防护装置安全性能检测工作的通知》,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12次,开展应急演练6次,安全检查83次,其中行政执法48家,行政处罚5次,实现季度清零,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