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0年,云阳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56所,其中公办学校169所,含普通高中9所(重庆市重点高中5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单设初中26所(原县管初中8所),九年制学校3所(含黄石实验学校),中心小学99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30所;民办学校87所,含中小学7所(市重点高中1所),幼儿园80所。在校学生161165人,其中普通高中24175人,中等职业学校5871人,初中38570人,小学63957人,幼儿园28357人,特殊教育235人。在职教职工13191人,其中在编在册9799人(普通高中1615人,中等职业学校425人,初中学校2189人,九年制学校225人,小学校4728人,幼儿园289人,特殊教育45人),民办学校教职工1440人。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1836科,面试346人,合格率为81.8%。
【学前教育】 2020年,云阳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87%,普惠率95.9%,公办在园幼儿占比55.56%。对云阳师范学校幼儿园等25所幼儿园进行等级认定。建立8个农村学前教育学区,开展走教送教200余次。
【义务教育】 2020年,全县小学和初中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以“打造高校课堂”为主,项目化、课题化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修改完善《云阳县中小学教育质量考核评价方案》,坚持五育并举,优化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评体系,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机制。
【职业教育】 2020年,云阳县职教中心与重庆水利电力学院、重庆普天永惠共建“普天大数据产业学院”;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举办数字空间设计产业学院。新增市级项目6项,获取项目资金519万元。新增增材技术与应用专业,新建“云阳3D产业创新孵化园”“旅游服务与管理市级双基地”“电商双创孵化基地”和“云之浓”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成立云阳电子商务联盟,与商务委共建共享电商双创孵化基地。师生获市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50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学生“双证”获取率92.69%,毕业生综合就业率98.32%。云师公费幼师录取96人,占全市招录总数的51.6%;职教中心分类高考本科上线62人,专本科上线率99.7%。聘请西南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后林克松及西南大学相关领域博士来云阳职教中心建立博士工作站,建立“三峡库区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联盟”。
2020年4月12日,云阳职教中心举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签约暨普天大数据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县教委 供图)
【高中教育】 2020年,云阳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1%,7月、12月两次组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全县设9个考点255个考场,报考人数分别为7801人、7501人。全县全国普通类报考10783人,除去高职单招已录取考生3159人、体育单招14人和只报单招没录取考生不参加普通高考外,参加普通高考考生7541人(文史类2866人、理工类4675人),总上线7520人,上线率99.7%。其中本科上线5397人,上线率71.6%;重本上线2119人,重本上线率28.1%。重点大学录取人数1638人,3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高考各项指标在重庆市区县中名列前茅。
【高等教育】 2020年,云阳县引进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云阳梨园校区,开展深度校地合作,在云阳建立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对接,在3+2中高职衔接、农业和中医药专业人才培训、合作办学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成人自考】 2020年,云阳县报名参加各类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618人。考点设在云阳职业教育中心,设置考场22个,其中文科考场3个,理科考场7个,专升本考场12个。录取524人,录取率84.78%。全县组织自学考试两次,考场均设在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全年自学考试报考总人数401人,比2019年增加39人,总科次1468科(新报考109人295科)。其中8月报考204人717科(新生57人174科),设考场7个;10月报考197人534科(新生52人121科),设考场8个。全年办理自考毕业证书4人。
2020年7月28日,云阳县人民政府与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县教委 供图)
2020年9月25日,云阳县黄石实验学校举行落成典礼(县教委 供图)
【民办教育】 2020年,云阳县民办学校设立、变更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大厅限时办理,全年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10件。学前教育搬迁6所,改扩建19所,暂停办学4所,退出1所,消化无证办园1所。128名保育员通过职业资格证鉴定,保育园持证率42%。打造民办幼儿园发展联盟2个。落实民办幼儿园补助资金191万元,推动民办园办学条件改善。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检查2轮,发布黑白名单2期,引导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
【特殊教育】 2020年,云阳县适龄残疾少儿义务教育安置率100%,为338名残疾少儿送教上门或远程送教,县内适龄残疾少儿受义务教育全覆盖。
【社区教育】 2020年,云阳县拓展社区教育学习内容和形式,整合三峡文物园等公共资源8处,建立留守家园等学习平台5个,象棋协会等社会组织17个。多渠道组建管理者450人、专兼职教师500余人、志愿者1.4万余人的工作队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农科教结合,打造以“蚕桑养殖、山歌、云阳绣娘”为骨干项目的文化特色课程23门和以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为主的体验基地11个,基本形成“一街一品”格局。开展“舞动梯城”“民法典宣讲”等进社区文艺活动30余类,130余场次。开展“儿童膳食营养讲座”“普通化培训”等各类知识培训25场次1300余人次。
【基础建设】 2020年,云阳县重点工程黄石实验学校秋季投用,初四中、北城小学完成场坪土石方工程、基坑及边坡支护工程,北城小学主体、初四中主体标段加快施工,完成序时进度。全年完成1.85亿元重点工程年度投资任务。学前教育投入资金1809万元,建成并投用黄石镇中心幼儿园、杏家湾幼儿园亮水坪分园,改扩建公办园11所,增加幼儿学位1340个。义务教育投入资金1.1亿元,改善75所学校办学条件,新增校舍面积5.55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地7.18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020个。高中教育投入资金6400余万元,建成盘石中学教学综合楼,改善4所学校办学条件。职业教育投入资金600万元,建成职教中心旅游服务、电子商务、“三农”双创3个实训基地。完成校园网升级改造并接入教育城域网。
【教育信息化】 2020年,云阳县建成全县教育城域网,实现学校骨干光纤网络万兆传输速率,校园网千兆到桌面。借助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更换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设备506套。启动智慧教育云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指挥中心建设。与重庆幼儿专科学校共建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引进全县“产业云”发展首单业务。实验中学、紫金小学、青龙小学、南溪中学、初三中、初一中6所学校成功创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全县线上教育技术服务团队,通过骨干力量线上集中培训和分片分层分校线上分散指导,协调运营商配合解决1824名学生无网络、无终端问题,解决网络慢、卡、不稳定等故障信息1832条,新增优惠网络1043条,通过远程或上门指导教学平台879条,保障全县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装备标准化】 2020年,云阳县动态管理调剂全县设施设备,让更新换代和生源减少后的学校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做到全县一盘棋不浪费;图书流动及适应性审查工作落地落细,确保校内出版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有效探索图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危化药品管理扎实见实效,扭住安全第一不放松,强化培训和指导,消除隐患。
【师资建设】 2020年,云阳县顺向提拔交流校级干部6人,逆向交流1人,停职1人。考察任命中层干部126人(其中轮岗13人),组织集中任前谈话和宪法宣誓。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日常管理工作机制。召开全县万名教职工政治学习视频大会。开展“校长晒师德”专项活动。招聘教师256人,其中研究生30人,本科202人,专科24人。遴选142名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任教。推进名师工作室百千万工程。培训转岗教师1257人。开展各级各类集中培训16项,培训干部、教师3560人次,网络培训8500人次。推行学校非在编人员聘用申报审核制,节约临聘人员工资4132万元。
【德育教育】 2020年,云阳县教育系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五四、六一、建队日”等主题教育活动600余场次。初三中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海峡小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海峡小学、泥溪小学获“重庆市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誉称号;特教学校解红梅被推荐为全国第八次少代会表;杏家湾小学胡馨予、实验小学谭军等12名师生获得“重庆市优秀(十佳)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评选表彰“最美忠孝少年”“文明礼仪之星”“劳动之星”等优秀学生2000余名。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感悟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常态开展。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启动线上“十万家长大课堂”视频直播,第一期线上直播课程《如何引导孩子情感发展》,收看家长10.8万人。组织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课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活动20余场次。
【素质教育】 2020年,云阳县首次合并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节,并吸引家长和教师参加,全县学校共举办运动会、艺术节326场次,学生参与率100%。首次开展优秀校歌、2+X示范学校、优秀学生社团等评选。学生在体育、艺术竞赛展演活动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362人次,其中金牌或第一名2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学校9所,市级特色学校6所。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八个一”活动,建成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7个,实验中学等14所学校加入重庆市未成年人劳动教育联盟学校。
【健康教育】 2020年,云阳县教育系统举办心理健康专题宣传教育387场,49049人参与;组织专题家长会458场,62736人参与;开展面对面谈心9359场;发放宣传手册65787册;排查心理存在问题学生914人,成功干预、疏导学生631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重点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录制《新冠期间的亲子“心理口罩”》网络课程;开展后疫情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活动。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护眼工程灯光改造项目”,下达项目资金400万元,改造教室灯光424间。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联合县卫生健康委开展高二年级学生结核病筛查和小学、初中入学新生必检项目结核菌素试验检查。
【教育督导】 2020年,云阳县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开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学生溺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园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督查。落实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数据的监测,完成25所中小学市级质量监测。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
【教育民生】 2020年,云阳县修订《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由“4+其他类”调整为“8+其他类”,新增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非建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秋季学期对市外就读未享受资助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补助,全县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发放学前至大学阶段资助资金1.08亿元,资助贫困学生4.8万余人;整合社会捐赠资金76万元,资助困难学生666人;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6000万元,惠及学生7545人;对受疫情灾情影响的2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500~1000元临时救助,全县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规范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营养改善资金7106万元,惠及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生8.8万人。
【脱贫攻坚】 2020年,云阳县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目标任务,聚焦重点任务、难点问题、薄弱环节,“对标查漏”“补短强弱”“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建立县教委、县扶贫办、县民政局、县残联等部门动态调整数据共享和“兜底”机制,实行教育系统与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双线负责制,多方联动比对户籍人口、扶贫系统、残联数据、学籍信息、实际在校生等数据五大数据排查就读情况,建立镇、村、学校、帮扶责任人“四级劝返责任制”,采取“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义务教育有保障指标达标率100%。学校4692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8337户贫困户,57名机关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161户。通过“入户走访、落实到户政策、辅导学业、助销农产品”等措施,持续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在扶贫验收中,教育扶贫数据实现县、乡、村表三统一,义务教育有保障指标达标率100%,各类问题整改销号清零。
【疫情防控】 2020年,在县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学工作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县教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包片包校网格化管理。全县中小学学生13.4万人参加线上教学,线上教学覆盖率100%。2020年春、秋两季,全县师生员工17.8万人,分批次平安顺利复工复学。实现“校园零污染、师生零感染”目标。成功迎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查。指导学生居家健康过寒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教育部网站等3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实用、有效的常态化疫情制度基本形成。
【安全稳定】 2020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均实行封闭式管理,落实教师每期不低于15天的安保值守制度,中小学和城镇幼儿园一键报警装置、重点部位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率100%。落实“日周月”安全隐患排查和季度大排查大整治制度。整治地灾点学校23个。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三查三严”专项行动。落实特殊家庭学生和特殊学生“一对一”帮服。处置涉校涉生事件和矛盾纠纷30余起。建立健全防溺水“十个一”工作机制,开展“七不三要”宣传教育。
【教育改革】 2020年,云阳县深化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组建5个集团型学区、5个城乡教育帮扶联盟和15个区域型学区,实现学区制管理改革全覆盖。每个教育集团成立党总支,统筹管理集团学校办学方向、发展思路,落实教育集团下各校长的职权责,形成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开展课后服务,秋季在城区小学先行试点课后服务工作。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全县高中教师接受两轮集中轮训;组织高中干部、教师近100人次,分批赴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学习先进经验;高二、高三年级的选课组合4~8种,其中物理类占比分别为55.8%、64.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六查六看”,制定师德行为50个负面清单,强化师德修养,规范从教行为。
【合作交流】 2020年,云阳与威海两地教委班子成员率队互访各1次,14对结对帮扶学校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开展交流活动17次;威海到云阳支教教师11人,云阳到威海交流学习教师5人;云阳50名教育管理干部和心理健康教师到威海参加影子跟岗培训;威海市教育局组织9个学科的11名专家到云阳送教;威海通过“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线上培训云阳教师9000余名;威海市资助中心捐赠1万元,资助16名因洪灾家庭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学生;威海市妇联捐赠5万元,资助云阳县确诊新冠肺炎家庭学生、特困家庭学生50名;威海市民政局捐赠20万元,资助云阳中学、南溪中学共100名优秀贫困学生。威海援助项目建设资金225万元,援建红狮中学综合教学楼、塑胶球场整治和泥溪镇桐林小学升级改造项目3个,均全部拨付支付、完工投用。选派20人分别到渝北区相关学校跟岗学习渝北教育先进经验。在结对关系的6对学校上新增民德小学、故陵初中、龙角初中3所学校与渝北区学校结对,开展管理人员、专业教师技能和智慧校园建设等帮扶合作。渝北区资助云阳生活困难学生或建卡贫困学生500名。渝北区援建资金500万元,用于云阳县第四初级中学新建教学楼15930平方米。
【机关建设】 2020年,云阳县教育委员会内设机构15个:办公室(信访办)、组织干部科、政策法规科、督导室(教育督导中心)、计财科、规划建设科、基础教育科(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德育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科、人事科、安全监察保卫科、审计科、宣传信息科、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科,9月新增高等教育科,12月调整为高等教育科(职成科),原职成科(民办教育科)调整为民办教育科。直属事业单位8个:教育考试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电教教仪站、教育督导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育人事档案管理中心、教育服务中心、学生卫生与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县教育系统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五个一”活动庆祝建党99周年。落实识形态工作“1+10”制度体系。创建示范党组织2个,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2个;为83个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选派党建指导员,发展党员5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6名。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中层及以上干部任前谈话全覆盖,约谈校级干部31人次。从严从重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党纪处分2人、政纪处分4人、组织处理9人。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县委巡察组开展巡察工作,限期整改巡察反馈的3个方面13个具体问题。
(刘林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