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龙洞镇地处云阳县最东部,东北与奉节县康坪乡、公平镇、安坪乡、甲高镇接壤,南与故陵镇隔江相望,西北与红狮镇、洞鹿乡毗邻,辖区面积132.7平方千米。辖大麦沱1个社区及坝上、金道、桂花、朝阳、龙升、云奉、高建、龙槽8个行政村,84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7946户,总人口26134人,比上年减少0.7%,其中非农业人口1898人,农业人口24236人,人口密度196人/平方千米。集镇面积0.134平方千米,集镇人口8253人,城镇化率42.63%。
【经济发展】 2020年,全镇立足“两线三片九园多节点”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主动融入“云阳红橙”区域品牌,突出抓好长江沿线柑橘产业示范带建设,新打造龙槽、朝阳、金道、龙升、坝上等9个标准化柑橘产业园,累计种植红肉、农回红、伦晚脐橙等256.67公顷;新打造云奉、桂花、高建等3个花椒产业园,种植九叶青等花椒60公顷;提质增效原有葱花、核桃、石榴、绿茶、油橄榄等7个产业园500公顷。累计新、扩建产业园19个,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930公顷,全镇实现“一村一品一园”。全年销售葱花2200吨,产值1530万元,大麦沱社区葱花获评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20万元以上1个,10万元以上4个,3万元以上4个。引进云阳县六零八生态农业公司、鹏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5家农业企业落户本镇。引进云阳县兴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个,引进牛羊养殖大户2个。立足本地特色选优项目,引进云阳县纯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00吨水磨麦子面加工厂投入生产运营,生产的龙洞土麦子面进入云阳、重庆等超市批量销售。引进重庆茗扬流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采购制茶设备1套,建成厂房6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1个。全镇累计培养市场主体87家,总量970家;新增企业42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11家,“四上”企业1家。完成固定投资55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9个8500万元,到位资金4800万元。发放创业贷款32户545万元,小额贷款180万元。财政收入133万元,同比增长24.3%,其中税收收入104.6万元,完成核定基数的237%。推进农旅融合,高标准规划桂花村绿茶、天池寺旅游线路,启动云奉村朱山寺旅游项目论证工作。推进文旅融合,充分挖掘和提炼龙文化、三国文化,讲好龙洞传说、金桥由来、桂花盐井、巴乡清酒等故事,优化龙洞土麦子面、生态牛羊、高山核桃等餐饮体系,丰富旅游元素商品。
【社会事业】 2020年,龙洞镇新建2400平方米学校综合办公楼,建成标准化心理咨询室。龙洞九年制学校中考参考169人,考入云阳中学、外国语学校、双江中学等重点高中52人,重点上线率42%,中考升学率100%。龙洞小学教师发表国家、市、县等各级论文60余篇。金道村贫困学生任清海以全县文科状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朝阳村贫困学生王明珍以全县理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全年落实教育资助1589人次,资助总金额164.9万元。全年累计登记出生婴儿173人,办理生育服务证130人,再生育服务证5人,独生子女光荣证7人,落实计生特扶3人3.06万元,落实计生奖扶139人16.64万元。对842户2892人贫困人口全面筛查,纳入居家康复治疗218人,享受医疗报销16.47万元。住院报销863人次,报销金额215.39万元。免费为65岁老人体检1065人次,义诊12次,为适龄儿童接种疫苗1523人,家庭医生签约6200人,覆盖辖区内贫困人口1226人。鼓励大众创业,办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32份545万元。对全镇劳动力实施动态管理,完成1.96万名劳动力信息采集和变更,登记失业人员就业36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338人,征缴保费127.3万元,适龄贫困人员参保率100%。办理宅基地复垦、个人身份参加职工保险321人。办理养老保险领取申报手续165人,终止参保135人。清退待遇148人,暂停62人死亡人员待遇。全镇领取养老待遇2907人,其中已进行养老指纹认证2725人,认证率93.7%。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24724人,征缴560万余元,参保率95%,贫困人员参保率100%。办理特殊疾病56人,办理社保卡业务594人。全面推进安防工程,投资36.8万元对临边、临崖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增设安全警示墩819个。累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0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落实“三单”管理,全部整治完毕。累计投入执法力量1300余人次,查处违法违章行为400余件,消防、建筑施工等工作安全稳定零事故,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开展高铁车辆违法违章专项整治行动,与长江海事处、县港航处等多次开展联合执法,10艘渔船20名渔民积极稳妥上岸转产安置。组织开展消防、道路交通等专题培训2次,利用赶场日开展集中宣传2次,发放宣传传单5000余份。全面排查塘、堰、河沟安全隐患排查,设置安装安全警示标识牌60块。
【城乡建设】 2020年,龙洞镇实施桂花村、云奉村等通畅工程19.3千米,通达公路5.88千米,新修机耕道5.35千米,新修人行便道8.8千米,公路硬化率达96%。新建水池15口5090立方米,安装自来水管11.5千米、镀锌钢管4千米,自来水入户率95%。实施农村C、D级危房、土坯房改造15户,旧房改造提升280户。投入13万元整修桂花村便民服务中心240平方米,高建村、大麦沱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投入使用。整修花台25处,维修路灯25个。投入7.5万元,整治污水管网及收集池工程320米。制定《集镇管理暂行办法》广泛播放宣传。落实2名专职人员每天开展场镇秩序维护。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设立15名保洁人员,定期对背街小巷的卫生进行清扫,场镇功能日益完善,环境日益美化。广泛开展“我为祖国植10棵树”活动,1.2万名干部群众义务植树222.67公顷13.1万株,实施退耕还林126.67公顷。普查松材线虫418公顷,处置松材疫木860段。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42户,补助资金64.4万元,改造无害化厕所288户。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巡河288次,排查解决问题5个。安装水源地防护网902米、界标24个、道路警示牌12个、宣传牌5个。加大经费设施投入,保障15名保洁人员薪资待遇,添置分类垃圾桶44个,普通垃圾桶40个、保洁小推车6个、清洁工具640件。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整治,开展环保宣传3次,评比美丽庭院50户。动员党员群众开展集中清扫整治12次,清理卫生死角16余处,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23.2吨,整治乱扔、乱倒、乱贴、乱摆放、乱停靠等不文明行为1240起。处置环保投诉12起。
【特色产业】 2020年,龙洞镇以增绿和增收有机结合,发展葱花、核桃、柑橘3个主导产业及生态牛羊、中药材、甜石榴、绿茶、脆香李、油橄榄等6个特色产业。利用三峡后续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薄弱村产业提升、贫困村产业巩固等项目,围绕“一带两线三片”和“三主六特”打造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在龙洞自西向东近60千米的长度上打造产业经济带,围绕长江沿线和高铁高速公路沿线打造柑橘示范片,低山葱花示范片,高山核桃示范片。巩固社区、龙槽、朝阳种植葱花266.67公顷,精管朝阳、高建、金道核桃533.33公顷,改良大麦沱社区甜石榴33.33公顷,长江沿岸龙升村、坝上村、金道村等新建标准化柑橘产业园256.67公顷,提质增效改造柑橘园40公顷,油橄榄33.33公顷,改造桂花村绿茶13.33公顷,新建占地0.47公顷、建筑面积3281平方米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云阳县纯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的麦子面加工立足本镇农产品,走精细化发展之路。
大麦沱葱花生产基地(龙洞镇 供图)
【精准扶贫】 2020年,龙洞镇因户因人制定“一户一案一策”,消除19户57人脱贫监测户、9户35人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全力化解疫情灾情影响,机关食堂定向采购,县林业局、辖属单位、镇村干部等282名帮扶责任人倾力助销,带货滞销农产品21.3万元。注册扶贫产品12个,线上线下销售扶贫产品110余万元。大力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推荐就业服务2300余人次,595名贫困人口享受就业交通补贴。对大病、残疾等19户19人给予慈善捐助3.1万元。实施到户产业413户,扶持资金31.2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0场7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77个,选送5名贫困户到威海、渝北等地务工,2395人稳定就业,就业率100%。595名贫困人口享受就业交通补贴6万余元。累计发放小额信贷422户1880.9万元,获贷率50.1%。同时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注册企业35个,各村(社区)专业合作社覆盖率100%,533名贫困户主动参加合作社,贫困户参加合作社率63%。通过股权化改革,842户2895名贫困人口享受资产收益分红。全镇849户2886人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朝阳村代表全县、全市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实现数据信息零差错、问题零反馈、认可度100%的“双零一百”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龙洞镇组织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镇98名镇村干部、9名网格长、137名网格员,筑起“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固防线。入户开展人员排查、体温检测等,实现村(社区)楼栋摸排全覆盖。组织设立2个公路卡口,落5名工作人员日夜值守。98名镇村干部落实包村、包组、包户“三包”责任制,疫情期间制止红白事52场,检查车辆6300余台,排查外出返乡人员1.8万余人。47名无职党员自发组建防疫志愿服务队,开展守卡、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撰写录制《冠状病毒不可怕》《防疫宣传2.0》等顺口溜,9辆流动宣传车流动广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慷慨解囊,450名党员群众集中捐款57381元,其中龙升村老党员何学宝捐款达1万元。守护学生身心健康,52个教学班1826名学生分批分次复学复课。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