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妇幼保健
简要说明
一、本章主要介绍全省19个市、县、自治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妇女常见病筛查、婚前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等情况。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查出各种妇科病情况,男女婚前医学检查及查出疾病情况,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等。
二、除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系妇幼卫生监测地区数字,其他数据主要来源于妇幼卫生统计年报。
主要指标解释
活产数 指年内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的新生儿数。
新生儿死亡率 指年内新生儿死亡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以‰表示。新生儿死亡数指出生至28天内(0—27天)死亡的新生儿数。
婴儿死亡率 指年内婴儿死亡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以‰表示。婴儿死亡数指出生至不满1周岁的活产婴儿死亡人数。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指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以‰表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指出生至不满5周岁的儿童死亡人数。
孕产妇死亡率 指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以1/10万表示。孕产妇死亡人数指妇女在妊娠期至妊娠结束后42天以内,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称为孕产妇死亡,但不包括意外事故死亡。
产妇建卡率 指年内产妇建卡人数与产妇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产妇建卡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妇中,在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了保健卡、册的人数。2009—2017年国家年报为建卡率,2018年起改为早孕建册率。
早孕建册率 指年内产妇早孕建册人数与产妇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产妇早孕建册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在孕13周内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产妇系统管理率 指年内产妇系统管理人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产妇系统管理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按系统管理程序要求,从妊娠至产后1周内有过孕早期产前检查、至少5次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产前检查率 指年内产妇产前检查人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产妇产前检查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前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仅做妊娠试验的初次检查、因临产入院进行的产前检查不计算在内。)
产后访视率 指年内产妇产后访视人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产妇产后访视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于产妇出院后1周内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住院分娩率 指年内住院分娩活产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住院分娩活产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在取得助产技术资质的机构分娩的活产数。
低出生体重率 指年内低出生体重儿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低出生体重儿数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活产数。
围产儿死亡率 指年内围产儿死亡数与(活产数+死胎死产数)之比,一般用‰表示。围产儿死亡数包括死胎死产数、0—6天死亡数。死胎死产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胎儿在宫内死亡(死胎)以及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死产)的例数。0—6天死亡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新生儿在产后0—6天死亡的人数。
新生儿访视率 指年内新生儿访视人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用%表示。新生儿访视人数指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接受1次及1次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指年内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与3岁以下儿童数之比,一般用%表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指该统计年度内3岁以下儿童在本年度内按年龄要求接受生长监测或4∶2∶2体格检查(身高和体重等)的总人数。新生儿访视时的体检次数不包括在内。
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 指年内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人数与7岁以下儿童数之比,一般用%表示。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人数指该统计年度内7岁以下儿童接受1次及以上体格检查(身高和体重等)的总人数。一个儿童当年如接受了多次查体,也只按1人计算。
低体重患病率 指年内查出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人数与5岁以下儿童身高(长)体重检查人数之比,一般用%表示。低体重人数指对照WHO标准的体重参考值,计算5岁以下儿童在该统计年度内至少有一次测量体重低于同年龄标准人群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的人数(低出生体重不包括在内)。
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总例数 指该统计年度内本地区(本机构)施行放、取宫内节育器术;输精(卵)管绝育术及吻合术;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药物流产);放置和取出皮下埋植剂的例数之和。要求按手术的次数计算,如一人在同一统计年度内接受两次人工流产术,统计例数应为2;麻醉流产不计算在内。
人工流产例数 包括负压吸引术、钳刮术、药物流产。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 指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术中或术后生殖器官或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损伤、感染等病症。如同一病例存在两种以上情况时,只填一种主要的,如子宫穿孔后感染,只填子宫穿孔。
子宫穿孔例数 指计划生育手术中将子宫壁损伤、穿破,含单纯子宫壁损伤及合并内脏如肠管、网膜等损伤的例数。
感染例数 指术前无生殖器炎症,术后两周内出现与手术有关的生殖器官(绝育术后腹壁)感染的例数。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指年内妇女常见病实查人数与应查人数之比,一般用%表示。应查人数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按照计划应进行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即该地区统计年度内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除以该地区要求的妇女常见病筛查周期(例如:本地区的20—64岁户籍妇女每三年接受一次筛查,则周期为3)。实查人数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实际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不包括因疾病到妇科门诊就诊的人数)。
妇女常见病患病率 指年内妇女常见病患病总人数与实查人数之比,一般用%表示。妇女常见病患病总人数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时查出的患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的人数(如一人患两种病按一个人统计)。
某种妇女病患病率 指年内查出某种妇女病患病人数与实查人数之比,一般用%表示。
婚前医学检查率 指年内婚前医学检查人数与结婚登记人数之比,一般用%表示。婚前医学检查人数指该统计年度内本地区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结婚和生育相关疾病的医学检查人数(即按照《婚前保健工作规范》要求进行了婚前医学检查的人数)。结婚登记人数:指该统计年度内本地区结婚登记人数(含初婚、再婚)。
指定传染病人数 指患《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的人数。
严重遗传疾病人数 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子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疾病人数。
对影响婚育疾病的医学意见人数 指医生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提出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不宜生育、暂缓结婚或尊重受检者意愿的意见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