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基础。总投资约4000万元,建设朝阳村、吟水村两个精准帮扶项目,建成兴朝路10余千米,实施赵家至大寨村级公路连接道硬化工程,新建人行便道15千米、生产便道1.85千米,整治公路隐患点、修复水毁路段48处,管护农村公路160余千米,增设临水临塘路段公路防护栏5千米。完善水利设施基础。完成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增集中供水入户80余户,加强饮水安全管理,全镇农村饮水工程水费回收率达90%以上。完善公共设施基础。建成高峰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升级改造镇文化服务中心,建成高峰镇养老服务中心、高峰社区养老服务站及10个村养老服务互助点,升级改造高峰敬老院。
民生保障 全面核查低保、临时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等各类人员616户1575人,核减低保对象33户75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97.8万元、特困供养人员救助资金116人143万余元、区镇两级临时救助146人50.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409人34.6万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43人21万余元、经济困难高龄老人补贴49人8.7万元、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及医疗补助金等96万余元、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安置费28万元、义务兵优待金13.6万元、襄渝铁路工人生活补助3万余元、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金352人10万余元、丧葬补贴24人7万余元、贫困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46人2.3万元、交通补贴235人3万余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318户121.9万元、公益林管护资金13.3万元、农机具补贴47台3.86万元、冬春生活困难救灾资金等10万余元。完成城镇、农村居住用房安全大排查,旧房整治提升137户。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28万人,参保率9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56人,新增返乡创业户9户,回引农民工172人,引导长江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15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教育资助贫困学生87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率和继续教育率100%。修建文化活动中心、打造文化墙、配备文体器材,免费开放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农家书屋,提供书刊、音像制品以及文娱器材的借阅使用,组建民间文艺社团,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90余次,放映电影176场次,新增“张氏彩扎”区级非遗传承项目。开展免费节育手术92例,组织免费“两癌”筛查488人、“四类”人群慢性病检查651人,职业病危害因素项目申报率100%,对106名重精患者实行“一人一档”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办理卫生计生知识专栏、板报19期,开设“计生赶场面对面”、健康知识讲座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