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抽样即放行”案例】由海口海关、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口市政府、三亚市政府共同申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海南对离岛免税购物中最受欢迎的化妆品创新实施特定附条件放行海关监管新模式,实现离岛免税化妆品“便捷通关、快速入市”,提升化妆品整体通关效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消费者购买来自全球的优质免税化妆品提供便利。2020年12月12日,入选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第十批)并发布。
案例主要做法 扩大便利通关货物实施范围。在全国首次将进口化妆品纳入特定附条件放行监管货物范围,并率先适用于离岛免税贸易,即海关对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的离岛免税化妆品,实施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抽样后即予以放行的通关模式。充分保障企业自主权利。海关将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特定附条件放行的有关条件要求和责任义务进行公告,让企业自主选择,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自主权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突出监管兼顾严密性及便利性理念。针对离岛免税化妆品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时效性高的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快速通关,同时建立相关制度机制,突出体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保障安全。构建源头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海关监管链条。加强信息化监管。海关通过离岛免税监管系统实现对进口化妆品实施进口、仓储、销售有效监管和流向追溯,流向可有效追溯至消费者个人,为防范进口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创新监管模式提供有力基础保障。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充分发挥海关企业信用管理优势,鼓励企业质量安全及风险信息主动报告,“由企及物”实现对进口企业差别化管理,引导企业自觉诚信守法、提升信用等级,实现守信便利。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海关出台相关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快速有效应对突发问题,守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多元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海关、市场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建全协作机制,共享互认执法信息,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或市场监管检查以及消费者投诉中,对于发现的涉及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不合格信息及违法行为,采取联动联合处置;对经实验室检测发现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或发现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的,企业按规定主动召回,保障消费者权益。
案例实践效果 实现海南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口岸“零等待”,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被命中抽样送检化妆品的放行时间从7天压缩至1小时内,解决产品在仓库等待检测时间而无法及时销售的问题,实现海南离岛免税化妆品快进快销。2020年9月底该措施出台后,三亚市政府推动在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率先实施,化妆品占试点企业进口量的60%左右,年进口量60亿元,大幅提升香水、化妆品等快消产品的采购、流转速度,特别有效缓解节前企业大规模备货的通关压力。截至11月10日,实施创新模式放行化妆品15批次、20.13万件、货值8329.4万元,海南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口岸营商环境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充分释放离岛免税政策效应,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自7月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施行以来,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和品类进一步扩展,化妆品销售量、值均居首位。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特定附条件放行监管创新模式的出台,政策红利叠加效应明显,有力推动离岛免税化妆品在品牌、品种、价格方面与国际“三同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增长新动能。据海关统计,9—10月,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化妆品(含香水)购物金额32.4亿元、件数600.7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51.4%、137.1%,销售额占同期离岛免税销售总额的50.4%。共管共护消费者权益,创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海关、市场监管、药品监管部门完善风险联合防控、共享执法信息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通过多手段、少手续、低干预、高效能的精准监管,搭建贯穿进口、流通、销售等全流程的共治链条,提升质量安全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好消费者权益,助力海南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自2020年9月创新举措试点以来,各部门未发现质量安全不合格的离岛免税化妆品,有力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形成安全放心的离岛免税购物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