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2020年,海口市委深改办(市自贸办)按照“三个一批”(围绕现有制度创新,深化实施一批;围绕重点功能拓展,积极储备一批;围绕服务相关国家战略,主动对接一批)总体要求,编制《海口市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落实方案(2020—2022年)》,优化制度集成创新的顶层设计。年内,围绕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金融开放创新、营商环境便利、产业能级提升等重点领域,向省委深改办报送制度创新案例16个,其中“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离岛免税进口化妆品抽样即放行”“创建市场导向人才评价引进新机制”“增值税发票申领‘白名单’免检用票即时办结”4个案例入选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并发布。4个海南省自贸港重点园区在制度集成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江东新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取消控规范围内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率先实行全面取消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15项事项实现“秒批”,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海口国家高新区扩大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秒批秒办范围,探索工程建设项目“零审批”,推进企业施工图设计单位承诺书代替图审意见合格书、施工许可审批改为备案制,在“标准地”基础上实行“拿地即开工”等创新举措;与海口海关合作,建立“海关监管信息平台”,开展自贸港原产地规则政策落地的全流程压力测试。海口综合保税区探索对照洋浦保税港区,在非港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制度。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利用有序扩大通信资源和业务开放政策,引进外资电信巨头在海口设立合资或独资子公司,支持外资企业申请ICP牌照在海口试点,与全球第五大跨境支付平台外资企业ping pong建立合作注册子公司,开始首批外资ICP牌照办理。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投资提质增量。2020年,海口市以项目稳投资,强调重点项目站“C”位,实施项目月例会、周调度制度,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设立前期经费资金池,实施重大项目用地、资金、审批“三优先”,梳理1264个500万元以上项目“一本账”,落实“五个一”目标责任制、“红黄绿”挂牌推进,强化过程管控,项目投资力度和成效明显。年内海口国际免税城主体结构封顶,五源河体育馆“渔船”形体初具雏形,美兰机场二期建成即将投运通航,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步加速推进,进一步奠定海口高质量发展基础。积极促进消费。全市免税商品零售额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倍。上半年推出“五月的海风”系列促销活动,联合航司、酒店、景点和免税店推出“五月五折”“六月六折”等优惠,发放8000万元旅游消费券,中秋、国庆“双节”推出8大主题56场文旅活动,旅游消费回暖加快,累计接待游客162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1.39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74%和73.3%。10月出台购车补贴政策,对12月31日前购买新车的车主每辆补贴3000元,销售前10名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每家补助20万元。在各项措施利好推动下,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9亿元、增长1.5%,实现由负转正。
强化“放管服”改革 做好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电子营业执照互认互通等改革试点,实行园区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在全国率先扩大许可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范围。整合16个部门执法事项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推进审批权限下放。江东新区承接市级管理权限396项,其中153项实现自助办理,探索“特别极简审批”,把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由69天缩减至15天,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由52天压缩至12天。海口国家高新区上线“极简审批和企业服务平台1.0”,实现10个审批服务事项秒批秒办;参与的“立法推行重点园区极简审批改革”项目获得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一等奖。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深入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建成网上办事大厅与掌上办理平台“海好办”,创新推出城市大脑智慧政务服务“秒批”事项27项,实现全天候在线自动受理审批;上线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8项,提供套餐式集成服务;推广“12345+营商服务”,设立“重点园区企业帮办窗口”,畅通企业办事绿色通道。开设“外国人服务综合窗口”和“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工作类居留许可线下“一窗”办理,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成立海口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有效推动海口商事调解国际化。全面落实涉企优惠政策,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2亿元,率先推出新开办企业政府免费提供首套印章刻制服务。
推进国企国资改革 持续推进国企重组整合。制定完成《海口市市属国企改革重组方案(送审稿)》,并上报市政府待批。引进民营资本,推进水务集团、海旅集团、城建集团、菜篮子集团等企业的相关业务与民营企业及其他国有资本混改试点工作,完成4家合资公司设立。加快推进企业资本运作,市水务集团、市城建集团、市城投公司等发债逐步推进。统筹推进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将市统发公司、市菜篮子集团、海投公司移交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完成外派市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并启动外部董事选聘、任用、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年内处置“僵尸企业”19家、正在办理工商注销3家,盘活市能源集团半山花园房产、市环发公司闲置投资服务中心大楼等存量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