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20年,海口市医药制造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受“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深入、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施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出现5年来首次下降。全市有药品生产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家,比上年增加2家;从业人员2.3万人。有药品批准文号2701个。行业50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0亿元,比上年下降5.8%;销售产值217.5亿元,下降7.9%;产销率90.6%;完成出口交货值2.3亿元,增长110.5%。5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正增长的有24家,负增长的有26家;盈利企业39家,亏损企业11家。
医药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有35家,增加1家。其中,年产值2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年产值10亿~20亿元的企业4家,增加1家。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逆势增长,涨幅超过2位数。
全市共有18家医药企业的36个品种销售收入(不含税)超亿元,比上年减少5个品种,实际销售收入总额(不含税)158.3亿元,增长7.2%,占行业销售收入72.8%,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其中,10亿元以上的单品种3个;5亿~10亿元的单品种7个;1亿~5亿元的品种26个。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稳步推进,医药企业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有9家制药企业共30多个药品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出口交货值2.3亿元,增长110.5%,其中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和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家制药企业出口增长较快。新开拓的国际市场主要有:齐鲁制药的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出口马来西亚、西班牙和注射用奥沙利铂出口美国;先声药业的蒙脱石散出口法国;普利制药的注射用比伐芦定出口德国、荷兰和注射用万古霉素出口加拿大。